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减重手术的目的并不是要有苗条的身材,而是藉由减重让身体更健康。
何谓肥胖
肥胖通常是指身体堆积过多的脂肪,因为每个人身高不同,单纯由体重来衡量是不准的。所以目前大多是以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来评估一个人是否有体重过重的情形,身体质量指数的算法是BMI=体重(公斤) ÷ 〔身高(公尺) ×身高(公尺)〕
算出来的BMI值,最健康的是22,若超过23则表示过重,超过27为肥胖,35以上为严重肥胖,病态型肥胖的BMI则超过40。BMI=40的人,就是160公分高的人有100公斤重。
肥胖所带来的问题,不单单只是体态上的影响,根据国家健康局指出,缺乏运动、高脂肪饮食、肥胖等等问题,会容易引起「代谢症侯群」。所谓的代谢症候群,是指一群代谢危险因子,如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等等的群聚现象。当有代谢症候群时,罹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心脏病及脑中风的机会,会比一般人高至少两倍。这所衍伸出来的疾病,占了我国10大死因的五项,总和死亡率是31%,甚至比第一名的恶性肿瘤还高。除此之外,肥胖还会引起睡眠呼吸中止、退化性关节炎、尿酸过多及胃酸逆流等影响生活品质的问题。
低度肥胖
糖尿病
睡眠呼吸中止症
高血脂肪症
呼吸换气不能
过度睡眠症
异发型脑压过高症候群
中度肥胖
早衰死
高血压
心肌梗塞
中风
胆结石
子宫内膜癌
胆囊癌
卵巢多囊症
退化性关节炎
痛风
高度肥胖
摄护腺癌
乳癌
男性大肠癌
不孕症
胎儿畸形
气喘
胃食道逆流
肥胖的种类
大致上可以分成原发性肥胖与续发性肥胖。原发性肥胖并没有特别的成因,多是因为饮食过量加上运动量不足所造成。续发型肥胖则是有其他生理上的原因,如内分泌疾病、精神疾病造成的暴食症或是其他遗传疾病。续发型的肥胖通常需要处理其原始病因,当病因获得改善,体重也会下降。
为什么要减重
肥胖带来的并发症,在病人减重成功之后,大多数可以获得改善,如目前觉得无药可治愈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当病人体重成功减轻之后,这些慢性病会比较容易控制,甚至在某些条件下,糖尿病患者可以不再需使用血糖药来控制血糖。另外有许多论文已经证实在减重成功之后,生活品质会提高,自我认同与社交生活也会有明显进步。
如何减重
减重的原则就是摄取的热量要少于消耗的热量,其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节食、运动及手术等。节食不等于断食,而是在摄取足够营养素的前提下,减少热量的摄取,可依热量来规划食谱,而代餐是较方便的选择,因为有营养均衡、高纤维及低热量等特性,一天可以替代掉一至二餐,惟代餐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才不会产生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