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4/10 下午 06:17:10

少奶奶併發症!1/3患淋巴水腫需復健

(關鍵字: 乳癌 , 淋巴水腫 , 許正澂

據國民健康局的統計資料,台灣女性乳癌患者每年新增加約5000多人,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目前乳癌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並且視病情輔以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或荷爾蒙治療等方式。不過臨床統計,約有1/3之乳癌患者終其一生,會出現上肢淋巴水腫,或其他骨關節的併發症,造成日常生活中許多活動受到限制。

台南奇美醫學中心復健科主治醫師許正澂指出,乳癌患者接受治療後,常出現的問題包括有患側上肢感覺異常、無力,肩部的活動度受限,患側胸壁粘黏,頸部及上背部疼痛,患側上肢淋巴水腫,乳房幻覺痛,及神經系統病變等情形,這些問題雖不會危及生命,卻會讓人感到不適,但透過復健治療,可獲得極大改善。

尤其若能在術前接受正確的衛教及復健概念,並開始呼吸訓練,自手術後開始各項計畫性復健療程,出院後進行長期復健維持訓練,不僅能有效改善術後的生活品質,同時接受化療的患者病情也較為穩定。

許正澂醫師表示,乳癌手術以局部腫瘤切除、術後乳房重建及腋下淋巴結清除為主,手術後約有1/3的患者,因腋下淋巴手術造成肩關節活動度不良、與五十肩類似的症狀,頸、背部不適;還有部分病人在手術後數個月甚至數年後,產生淋巴水腫情形。

特別是,患者於術後因為怕傷口過度拉扯,不敢活動肩關節,最後導致肩關節腔沾黏,而使得肩關節活動受限,早期術後復健介入的主要原則為:在不影響傷口癒合的大前提下,以不引起過度疼痛為原則,儘早為患者做被動關節活動度的訓練。

當傷口癒合、引流管拔除之後,鼓勵病患做肩關節全方位的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同時稍微加強上肢的肌力訓練。若患者合併肩頸部肌肉僵硬疼痛時,適當的運動加上電刺激等物理治療,也可使疼痛獲得緩解。

除此之外,患者接受手術及放射線治療後會影響淋巴系統的循環功能,進而導致淋巴水腫,嚴重時引起蜂窩組織炎,其影響範圍包含上肢、乳房和軀幹。淋巴水腫出現的時間因人而異,可在術後立即出現,或是數年之後才出現,但發生淋巴水腫的危險性是終其一生的。

預防淋巴水腫的原則,即是避免患肢過度負重、在患肢量血壓、浸泡在冰水中或超過40度C的溫水中、外傷和感染等。就患側皮膚的照顧方面,建議常抹乳液,使皮膚保持潮濕及柔軟,也可以用含油基的肥皂來取代中性肥皂,若一旦出現極小的傷口,也需要立即就醫,因為淋巴水腫非常容易造成細菌孳生。

復健科物理治療師黃芷嫣示範乳癌術後胸擴伸展動作,以增加開刀部位的活動度。(圖片提供/奇美醫學中心)
復健科物理治療師黃芷嫣示範乳癌術後胸擴伸展動作,以增加開刀部位的活動度。(圖片提供/奇美醫學中心)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