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底功能异常的原因,例如:长时间压力及情绪紧张,憋尿行为,以及经常性压迫骨盆底行为,引起其肌肉损伤及发炎感染。骨盆底功能异常容易合并有膀胱逼尿肌无力,外扩约肌痉挛及性功能异常等问题,常见的症状有排尿迟缓、尿流细小、排尿间断、尿后残尿感、尿后滴滴答答、排便困难、耻骨上疼痛、骨盆腔疼痛、性功能障碍等。
骨盆底功能异常,治疗方式多元
骨盆底功能异常目前治疗方式包括:行为治疗(定期排尿训练、排尿姿势训练),物理复健(磁波椅复健治疗、电刺激),药物(肌肉松弛剂、血液循环药物、抗摄护腺肥大药物等)、注射肉毒杆菌、手术、骨盆底肌肉训练等。
杜元博医生表示,正确的排尿姿势有助于泌尿系统的健康,站姿排尿:双脚大姆指弓起踏地,膝盖往前微弯,不要刻意用力解尿,自然的排尿即可;坐姿排尿则是坐于马桶中间位置,膝盖位置平行或略高于骨盆处,让骨盆底肌肉如括约肌以及摄护腺得到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