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4/25 下午 01:42:44

久坐久站害下背痛!醫:合併這7大危險訊號,小心急性神經損傷

(關鍵字: 久坐 , 下背痛 , 肌肉筋膜 , 急性神經損傷 , 脊椎骨 , 許孜榮

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出門辦公上班,或久站久坐,或揹負重物。回到家照顧小孩,操持家務。「腰痠背痛」可謂文明病,據統計約八成的人終其一生為下背痛所困擾。因為人是直立動物,每天起身活動時,腰椎和骨盆便承載負重。車子開十年會壞,人體也是會隨時間演進而磨損、退化。神經外科醫師表示,下背痛來源可能是肌肉筋膜、脊椎骨和神經,而且往往是多病因共存。提醒當下背痛合併一或數項「7大危險訊號」時,建議應儘快讓醫師評估是否為脊椎病變致使急性神經損傷。

下背痛的起源分為:肌肉筋膜炎、脊椎骨折或退化性關節炎、腰椎神經壓迫病變

研究發現,大多數急性下背痛約六週內會緩解。但是釐清下背痛的病因,並予以治療能讓超過六成的人不再復發。和信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許孜榮醫師表示,下背痛的起源依身體結構大致可分為:肌肉筋膜炎、脊椎骨折或退化性關節炎,以及腰椎神經壓迫病變。

肌肉筋膜炎起因於肌肉疲勞,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使肌肉緊繃,可能產生的慢性損傷日積月累,將造成下背痠痛。常見治療為藥物及復健物理治療。脊椎骨折成因大致分為創傷、骨質疏鬆與惡性腫瘤。骨折處刺激神經,造成難以忍受的疼痛,常使人臥床而不敢移動。脊椎關節退化而形成骨刺,進而造成神經管狹窄,致使行走較長距離時會腰痠背痛、腿酸麻,需要停下休息才會緩解──稱為「神經性跛行」。治療主要包含藥物及復健物理治療,如三個月未見改善,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腰椎神經壓迫病變來源可能是退化骨刺、椎間盤突出或腫瘤。需由神經外科醫師根據症狀與檢查,以判斷外科手術是否可根除病因。

下背痛的起源依身體結構大致可分為:肌肉筋膜炎、脊椎骨折或退化性關節炎,以及腰椎神經壓迫病變。
下背痛的起源依身體結構大致可分為:肌肉筋膜炎、脊椎骨折或退化性關節炎,以及腰椎神經壓迫病變。

下背痛恐合併7大危險訊號,儘快讓醫師評估

許孜榮醫師表示,當下背痛合併一或數項以下「危險訊號」時,建議應儘快讓醫師評估是否為脊椎病變致使急性神經損傷:

【小心下背痛合併7大危險訊號】

•外傷

•癌症病史

•排尿困難、大小便失禁、下肢無力或感覺異常

•年齡>50歲

•發燒

•濫用靜脈注射藥物

•長期使用類固醇

和信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許孜榮醫師表示,當下背痛合併一或數項以下「危險訊號」時,建議應儘快讓醫師評估是否為脊椎病變致使急性神經損傷。(圖片提供/和信醫院)
和信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許孜榮醫師表示,當下背痛合併一或數項以下「危險訊號」時,建議應儘快讓醫師評估是否為脊椎病變致使急性神經損傷。(圖片提供/和信醫院)

藥物治療、復健物理治療

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NSAID)及肌肉鬆弛劑的效果較佳。一般而言療程一至三個月不等,建議按時服藥,而非等到痛了才吃。遵從醫囑,調整生活習慣,隨病況進步由醫師調整減藥。由復健科醫師安排復健物理治療。

疼痛注射治療

激痛點注射(trigger point injection)可有效緩解急性嚴重之肌肉筋膜炎,一般而言注射類固醇與局部麻醉劑於激痛點,後續搭配規律服用藥物,成效往往令人滿意。

神經阻斷術(neruoablation)經由影像導引技術精準找到患部脊椎小關節周邊的感覺神經,予以局部麻醉劑或射頻燒灼術(radiofrequency)阻斷神經,達到緩解脊椎退化性關節炎之療效。

外科手術治療

脊椎支撐全身,像支撐樓房的樑柱。當脊椎關節退化而形成骨刺壓迫神經時,房子樑柱不再牢固,脊椎穩定性受損,使下背痛藥物或復健治療成效不彰,神經外科醫師執行手術部分移除患部脊椎骨,使神經不再受到壓迫,再依病況所需,植入骨釘骨板重建穩定性。近二十年因醫療科技進步,微創神經減壓內固定手術技術成熟,除了達成上述治療目的,因傷口小、恢復快。經醫師評估病況適合此治療的話,能縮短患者術後恢復期,早日重返工作崗位,維持生活品質。

創傷、骨質疏鬆與惡性腫瘤所造成的脊椎骨折,或稱為壓迫性骨折。經醫師詳盡細察並判斷有無適應症後,無需全身麻醉的經皮椎體成型術(骨水泥灌注手術)有機會對症下藥,緩解因壓迫性骨折所造成的下背痛。

許孜榮醫師表示,下背痛十分常見,來源可能是肌肉筋膜、脊椎骨和神經,而且往往是多病因共存。治療原則在於詳盡身體檢查找出病因,必要時輔以影像診斷,透過藥物、復健或外科手術以改善。並且和醫師討論,改善姿勢及生活習慣,維持規律運動,才是遠離下背痛不二法門。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