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31歲林姓女子,因不滿同居男友移情別戀,透過手機上傳炭盆照片,並透過臉書(facebook)將燒炭自殺過程上傳,她的146名臉書網友中,有9人雖然陸續留言苦勸打消自殺念頭,但在長達67分鐘的對話中,卻無人報警營救,直至當事人燒炭死亡;自殺防治中心表示,當面對有自殺高風險族群時,周邊親友或是家人,一定要提高警覺,扮演好「守門人」角色,透過心理諮商協助,可避免遺憾悲劇出現。
亞東醫院明倫自殺防治中心精神科醫師周秉萱指出,新北市去年度自殺原因以情感因素佔66%為最高,其次為憂鬱症約15%。女性企圖自殺未遂是男性的2倍,而在女性自殺未遂通報比例中,以22到44歲年齡層所佔比例最高,分析各年齡層女性自殺原因,感情因素佔首位,而45歲以上女性,家人間情感因素取代感情因素成為第一位。
不過讓人擔憂的是,近年來,國內發生多起網路族自殺事件,事實上,網路是虛擬的世界,網友間的關係往往呈現疏離、衝突或斷裂,在壓力與情緒找不到出口時,通常讓自殺危險族群經不起壓力,與痛苦的考驗而掉落谷底,若救援不及則易發生不幸。
去年新北市曾發生網友相邀在汽車旅館集體自殺燒炭自殺情事,網友間彼此間都從未謀面,卻有志一同的想死,經檢調查證網友身心健康狀況,發現有高達8成自殺網友,有不同程度憂鬱症就醫就診病史。
周秉萱醫師透露,數年前,日本流行的「完全自殺手冊」翻譯本在台灣發行時,一時間,自殺風潮迭起,情緒低落者、失意者,把死亡當成解脫,照手冊教導的自殺方式依樣畫葫蘆,社會一片撻伐聲浪,現在自殺網站的角色,就像當年的手冊,提供一個資訊平台,讓自殺事件來得更互動頻繁。
目前世界上每天有2000人自殺身亡,台灣每天則約有9人死於自殺。網路便利,帶來新世界自殺觀念的解構與重塑,也產生了不容於世的邀約集體自殺行為,心理工作者主動介入聊天室輔導網友,加上與警界打擊那些相約自殺的網站,應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