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是易胖体质,代表下一代非常可能有肥胖基因。为了避免他们日后为肥胖所苦,我很重视孩子们的饮食习惯。少吃高糖、高油食物之外,我也不会用食物作为犒赏的方式;因为这么做,会让他们将食物和大脑中的“奖励系统”产生链接,后遗症就是倾向从食物中寻找满足感,进而依赖食物作为情绪上的出口,成为肥胖的导火线。
另外,很多有小朋友的家庭,餐桌上常出现的一幕,就是孩子不想吃东西,于是家长就到处追着孩子喂食;这样的场景不会出现在我们家。用餐时间,如果孩子不饿,不吃也没关系,我的出发点是尊重孩子的食欲;饿了才进食,这才是最符合生理本能的做法。这么做,孩子也不会养成不饿仍继续吃东西的习惯。
虽说我们无法改变身上的肥胖基因,但是,肥胖基因会不会让我们变成胖子,最终还是由生活和饮食型态来决定。只要能够维持健康而稳定的生活型态,不论是我们自己,或是下一代,仍然可以跟身上的肥胖基因和平共处。
本文出自天下文化《肥胖和你想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