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16/7/22 下午 08:28:40

“病后”人生如何面对?专家学者这样说

(關鍵字: 生病 , 高齡化 , 照護者 , 家庭 , 長照

居家照顾不一定最好

居家照顾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安排,尤其对于需要更多医疗照护的失能者,在设置护理师、值班医生的护理之家或长期照顾机构等专业机构,反倒能获得更好的照护;至于还可以行动的被照顾者,也可搭配赡养中心或小区式的日间照顾中心(日照中心)。

不过,机构还是无法取代家属照顾的责任及功能,被照顾者最需要的仍是家人的关怀。对于抗拒去机构生活的被照顾者,家人若是进行同理沟通,重视后续探视及关怀,则有助于缓解他们的焦虑及不安,也才能安心接受专业者的照护。

长照不是三、两天的事

简爷爷和简奶奶儿女众多,但只有没结婚的二女儿与两人同住,简爷爷身体不好,平日幸亏有简奶奶及二女儿照顾。某天简奶奶跌倒住院,于是几个兄弟姊妹加上大媳妇轮流请假,到医院照顾简奶奶,但简奶奶总是喊着要找二女儿。

简奶奶出院后,因行动不便,仍需要家人照顾,二女儿为了照顾简奶奶,时常向公司请假,工作、家事两头烧,后来兄弟姐妹讨论,希望二姐辞职,大家再一起平均分摊生活费。

长期照顾,最不能忽视的是“长期”这两个字。岳青仪提醒,台湾最常担负起家庭照顾者角色的,是五十岁至七十岁的女性,照顾时间平均可长达十年。不过,近年也常见约三十岁至四十岁的年轻照顾者,特别是中风等重大疾病造成的失能有年轻化的趋势。

然而,无论年龄及性别,大部分照顾者都没有照护专业,过去恐怕也很少思考照护问题及责任,每个照护经验的开始,必定充满担心及忧虑。支持家庭照顾者十年以上,岳青仪发现,在长期照顾的前两、三年,大部分照顾者会把焦点放在病人身上,也会经历抗拒面对现实的阶段,无论是到处求医或寻求民间偏方,总希望能够改善患者的失能状态。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