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爱滋患者逐年增加,调查发现,在爱滋感染者中,约有1成6患者在服药1年后出现抗药性,无法有效控制病情。医师认为,这可能与疾管署更改爱滋用药规范,以及患者的不安全性行为有关。不过,疾管署否认这项说法,强调全台的检测数据仍然在6.7%左右。
台湾爱滋病学会理事长、义大医院感染科主任林锡勋医师指出,台湾自1986年发现第1例本土爱滋病例,截至今年10月为止,国内感染爱滋「通报人数」已累计2万6148人(存活人数2万2039人)。目前的医学虽无法完全治愈爱滋病,但透过鸡尾酒药物可有效控制症状。
爱滋抗药性增1倍 医师直指廉价药物
不过,林锡勋医师转述台大医院近日进行的1项区域性调查,发现爱滋感染者的抗药性比例从去年的8%突然增加到今年的16%,足足成长1倍之多。
许多感染者抱怨「吃药的效果好像没有以前好」、「吃药之后反而较未吃药时的免疫指数低(疑似抗药性问题)」、「开始换药或增加服用的药物种类」、「影响肝炎(或其他疾病)的治疗状况、已无药可选择」等问题。
林锡勋医认为造成爱滋感者者增加的原因,在于疾管署的治疗政策处处以价钱为优先考量。分析主要原因有2个,首先是疾管署用药的组合多以价钱为优先考量,所以第一线用药都是非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而这类的药物价钱是比较便宜的,但是它也比较容易产生抗药性,会削减治疗和病毒控制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