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将至,一起来关心妈妈的骨骼健康!多数女性在骨折发生前,并不知道已经罹患骨质疏松症,尤其是50岁以上停经妇女,更是骨松的候选人。医师提醒,老化并非骨松唯一的风险因子,还有5大疾病也容易中镖。女性要保骨防跌,除了做骨密检测,还有日常保健 要诀。
每4位女性就有1人罹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在50岁以上的盛行率有20~30%,而在65岁以上的国人,每4位女性就有1人罹患骨质疏松症。几乎每3秒就会发生一起因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骨折。但是根据统计,约有8成的民众在骨折发生后,才恍然大悟是骨密度出问题。
骨松是怎么发生的?
骨松是骨骼微细结构发生破坏,导致骨骼脆弱、骨量减少或骨密度下降,尤其是女性在停经后,因雌性激素分泌急速降低,骨质流失速度会迅速上升。
骨质疏松症初期症状并不明显,直到引起背部酸痛、身高变矮及驼背的现象,不少人误以为是自然老化而不在意,事实上,骨松会提高骨折的风险。
骨质疏松症恐造成骨折
骨折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尤其是髋部骨折后造成臀部的疼痛而无法移动,以致长期卧床,因此容易产生褥疮、肺炎、尿道炎、静脉炎、营养不良、忧郁症等症状,严重甚至可能造成失能卧床风险等后果。值得注意的是,髋关节骨折发生后,一年的死亡率更高达22%。此外,骨质疏松性骨折一年内,约 有45% 年长者会再次骨折,且二度骨折将导致死亡风险增加,必需多加注意。
5大疾病也是骨松的风险因子
骨松有哪些风险因子?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理事长、长庚医院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黄兆山表示,老化并非骨松唯一的风险因子,若是患有内分泌疾病,例如:甲状腺亢进、肝病、糖尿病、精神性厌食症,及库欣氏症候群等,或长期使用类固醇,也有极高的可能导致骨松,不可不慎。
如果属于骨松高风险族群,建议及早进行骨密度检测,DXA为双能量X光吸光式测定仪,透过低能量X光照射能测量出骨密度数值,为临床上诊断是否有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检测完成后医师会依据代表骨密度的T值给予治疗或是饮食生活建议。如果T值小于-2.5,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可分为两大类:促骨生成药物与抗骨流失药物,除了药物治疗之外,骨质疏松症患者也要做好日常保养。
预防骨松恶化4要诀
1.适量补充钙质
停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每日建议的钙质摄取量为至少1200毫克。而50岁以上男性之骨质疏松症患者,每日建议的钙质摄取量为至少1000毫克。
2.补充维生素D: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每日维生素D摄取量为至少800国际单位,但须同时补充足量钙质,才可以有效降低骨折风险。
3.做负重运动:
骨松患者可进行负重运动保持骨骼强壮,例如慢跑,以及肌肉强化运动,例如,使用弹力运动带运动。
4.避免菸酒:
平时避免菸酒,酒精会影响骨质形成,吸菸会使男性骨质密度快速下降,以及少喝咖啡或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