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非洲莫三比克北部爆發一種怪病,患者幾分鐘內會雙腿麻痺,嚴重時還會失明。當時有一位瑞典籍無國界醫師,正在努力研究這到底是什麼病,但當地市長預想了最壞情況,希望「馬上做點什麼」。最後市長下令軍方設置路障,封鎖北方鄉村的交通。
封鎖的隔天早上,北部鄉村的婦女帶著孩子,要到城裡市場賣東西,但他們發現巴士沒開。因此大約 20 名婦女與小孩走到海邊,請漁民用漁船載他們進城。漁民讓他們坐進小小的漁船,並開心能賺到外快。但浪一來,漁船翻覆了,婦女、小孩、漁民通通溺斃。
人們將屍體拖上岸邊時,那位瑞典醫師剛好路過現場,因為他正要去疫區做研究。他急忙要去急救,但為時已晚。他問周遭的人:「為什麼這些小孩和媽媽要坐那麼破的漁船?」旁人回答:「因為區域封鎖,巴士沒開。」
這場悲劇改變了這位瑞典醫師,他說:「當時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那種怪病,卻沒花半分鐘思考封路的後果。」
往後 35 年間,他成為世界知名的公衛學者,專門研究全世界各種健康相關數據,扭轉眾人的迷思,促使各國政府作出改變。這位醫師就是經典書籍《真確》的作者:Hans Rosling
人類過去以狩獵與採集維生,沒時間思考太多,需要迅速避開危險。因此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人腦有著各種根深蒂固的直覺。但現代社會十分複雜,用直覺解決事情,往往誤入歧途。
因此 Hans Rosling 醫師把大眾常見的迷思,歸納成十種直覺偏誤,希望世人可以減少無謂的恐懼,把精力放在有用的事情上。上述的疫區封鎖故事,就是所謂的「急迫性直覺偏誤」「再不做就沒機會了」的想法,不僅封鎖道路,也封掉了頭腦。
遠古時代,人們很需要急迫性直覺,看到草叢在動就要立即逃開;現在我們依然需要,例如有輛車向你衝過來,你要馬上避開。但是現代社會的難題非常複雜&抽象(例如現在的疫情),急迫性直覺會帶來壓力,讓分析難以進行,導致我們貿然行動,就可能造成悲劇。
而我們該怎麼避免急迫性直覺偏誤呢?Hans Rosling 醫師提供了幾個方法:
1. 深呼吸並堅守數據:
我們要尋求更多時間和資訊,分析跟事件相關且正確的數據,再作出行動。
2. 當心鐵口直斷:
預測都是有不確定性的,我們要思考各種預測的狀況,而不是只想最壞或最好的情況,並且要看看提供預測的人先前的準確度。
3. 小心激進行動:
對於各種行動,我們都要問有什麼副作用、經過哪些檢驗。逐步實施&成效評估雖然看起來不夠痛快,但往往更有效。
因此關於疫情相關措施,例如封城(或說疫區封鎖),該思考的重點不是封或不封,而是這項措施是「出於急迫的決定」,還是「經過通盤考量,並有配套措施的計劃」?
面對嚴峻的疫情,許多小道消息會引起群眾恐慌,擾亂我們的思考,例如最近的疫苗、封不封城的議題。因此除了努力防疫之外,我們更要培養求真習慣,在收到任何訊息時要多思考,避免陷入直覺偏誤,更理性的面對這一波疫情。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理性求真的人!
1. 二分化偏誤
你知道全球多少人活在低所得國家嗎? 而低所得國家中,又有多少女孩能讀完小學?許多人都覺得世界就是「我們」跟「他們」,有錢的跟很窮的,這就是二分化偏誤,覺得事情只有好跟壞,中間有很大的鴻溝。這容易造成對立與衝突,但實際上事情不是非黑即白,就像世界不是只有窮國&富國,只有9%的國家處於「低所得」。
解法:
要扭轉二分化偏誤,我們要檢視數據的分佈情形,避免只看極端值,畢竟很多事情都是有重疊的。
2. 負面型偏誤
你會不會覺得以前的生活比較好?人很容易美化記憶,媒體容易選擇性報導,而且大眾傾向用感覺而不是思考。
這些都造成許多人緬懷往日虛假的榮光,感嘆一代不如一代。但事實是,無論是戰爭、兒童死亡率、疾病、天災死亡數、飢餓、童工等,都一天比一天更好。
解法:
為了避免這些負面偏誤,我們要知道「好消息很少變成新聞」,以及即使糟糕的事也正在慢慢變好。
3.直線型偏誤
你覺得世界人口會直線上升嗎?事實上,趨勢很少會是直線,數據顯示大多是S型、滑梯型、駝峰型、倍增型發展。
解法:
別假定什麼事都會直線發展,要考慮事情不會只有一種發展發向。
4. 恐懼型偏誤
我們很容易關注天災、空難、命案、恐攻等新聞,但沒有任何一項占每年死亡人數的1%以上。恐懼跟危險是兩回事,恐懼是感覺,危險是真的會有危害,我們應該把精力放在真正的威脅上。
解法:
我們要先評估風險:這件事有多危險?我們有暴露在這個危險中嗎?評估完再做決定,別讓恐懼支配你。
5. 失真型偏誤
人容易聚焦在面前的某個數字,忘了去看整體的比例與趨勢。例如 2016 年全球有 420 萬嬰兒死去,這的確讓人悲傷,但 2015 年是 440 萬、2014 年是 450 萬、1990 年是 1440 萬。你會發現,雖然悲傷,但嬰兒死亡率正在慢慢改善。
解法:
要避免失真,我們可以比對相關數字,看整體趨勢,並且利用除法來輔助判斷。
6. 概括型偏誤
人總是下意識的把事情分類,並產生刻板印象,例如某某群體就是怎樣怎樣(相信你能想出一大堆案例)但分類不一定準確,有時會太過籠統,例如「多數人」這個詞代表的到底是99% 的人,還是 51% 的人呢?。
解法:
面對概括分類,我們可以尋找群體裡的不同之處,並且當心所謂的「多數」定義。更要思考各類群體間的差異,不要把某個群體適用的東西,套用到另一個群體上。
7. 宿命型偏誤
這是說人會覺得固有特質會決定命運,且永遠不會改變,例如認為非洲國家就是永遠窮困與早死。但非洲國家的經濟正在快速成長,非洲五大國的平均壽命更高於全球平均。世界是會改變與進步的。
解法:
我們可以注意「逐漸的進步」,因為一路進步到未來,就是巨大的改變;並且隨時更新自己的知識,並且接受事物是會改變的。
8. 單一觀點偏誤
簡單的觀念,會讓人覺得自己很有洞察力,這讓人喪失了全盤思考的能力。有時候太過專業,也是一種侷限。例如要改善貧困地區的產婦死亡率,一般的專家會想說投入大把精力訓練當地人員,教他們怎麼處理血崩、剖腹產、感染等醫學專業。但實際上該改善的,是「產婦根本到不了醫院」的問題。沒有救護車、沒有好的馬路,醫院再好也沒用。
解法:
多方檢驗自身的觀點&想法;對不懂的事要虛心求教,尋求更多正確資訊;記住不是每種問題都可以用相同的解法!
9. 怪罪型偏誤
這是指大眾很愛替壞事找出一個簡單的元兇。沈溺於簡單的指控,就會沒看見複雜的真相。例如藥廠為何不研究改善赤貧民眾的藥物,有些人會說因為藥廠總裁是奸商,有些人會說董事會有問題,但一路追朔下去,會發現總裁聽命於董事會、股東可以換掉董事會,藥廠股東通常是喜歡穩定股價的族群,因此股東大多是「退休基金」,而退休基金又是對誰負責?
解法:
壞事發生時,我們應該要找原因,而不是找戰犯;好事發生時,我們應該要稱讚整個體制,而非某個英雄。
10. 急迫型偏誤
如同文章一開始所說,「急著做點什麼」往往會犯下錯誤。
解法:
記得小步前行,並理解世界上很少難題是超級緊急,通常都需要更多的資訊與分析再做決定。
以上10大偏誤,你中了幾個呢?防疫期間,很推薦你好好閱讀《真確》這本書,將有助於我們恢復理性,做好防疫。
本文出自先覺出版《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