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3/13 下午 03:40:12

“肾”利饮食!手做4道低氮料理

──【「腎」利不言敗】專題

(關鍵字: 腎臟病 , 蛋白質 , 李玉彩 , 低氮澱粉 , 腎功能不全

台湾平均每10人就有一人罹患慢性肾脏病,影响程度直逼肝病,堪称“新大众病”。临床发现,肾功能不全或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有血液尿素氮偏高、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的情况,长期易加速肾脏功能退化,营养师建议平日可煮些“低氮淀粉”的点心,如碗粿或炒粄条,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补充热量,守护肾脏更轻松、少负担。

利用在来米粉和太白粉制作的客家碗粿,符合低氮饮食的原则,适合做为肾功能不全的民众食用。(图片提供/大千综合医院)
利用在來米粉和太白粉製作的客家碗粿,符合低氮飲食的原則,適合做為腎功能不全的民眾食用。(圖片提供/大千綜合醫院)

含氮物质易伤肾 蛋白质摄取需受限

台湾苗栗大千综合医院营养室营养师李玉彩表示,蛋白质经身体代谢利用后会产生含“氮”物质,氮要靠肾脏代谢排出体外,但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脏病患者因无法正常代谢含氮废物,血液氮增加,最后往往导致尿毒症,沦为终身洗肾一途。

慢性肾脏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质的摄取量,但多数肾友常因食欲不好或饮食有过多限制而造成热量摄取不够,长期不仅对预防或延缓肾脏功能衰退没有帮助,反而使健康情形每况愈下。在限制蛋白质和摄取足够热量的饮食条件下,利用产氮量很低的“低氮淀粉”取代部分的主食类做为热量来源,就是一个不错的食物来源。

低氮淀粉制品当点心 补充肾友营养

李玉彩营养师表示,主食类(淀粉类)是一天当中最主要且食入量最多的食物种类,虽然蛋白质含量不如肉类多,但每天在体内产生的含氮废物也不少,若能利用其植物性蛋白质品质和利用率差的特性,制作低氮的点心取代主食类来源,就能减少部分的含氮废物产生,也可以减少肾脏的负荷。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