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3/6/8 上午 11:07:36

大腦當機是腦霧?還是失智?楊聰財醫師:腦霧5大後遺症,保養大腦4要訣

(關鍵字: 大腦 , 焦慮 , 記憶力 , 疲勞 , 楊聰財 , 失智 , 腦霧

你有大腦功能暫時卡住或大腦當機的情况嗎?小心是染疫後長新冠常見的腦霧現象,根據《柳葉刀》(Lancet)期刊的子刊《電子臨床醫學》(eClinical Medicine)的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病毒會對人體十大器官系統造成影響並產生後遺症,其中神經症狀較常發生,腦霧即是常見神經症狀。精神科醫師表示,腦霧有5大後遺症要注意,想知道自己是腦霧還是失智,有簡單的檢測方法能獲得解答。

全台腦霧後遺症逾3百萬人

根據統計,台灣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已經超過1千萬人,不少染疫者在康復後出現長新冠後遺症,腦霧是排名第五的長新冠後遺症,包括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焦慮、疲勞等。精神科醫師更推算,全台腦霧後遺症的人數超過3百萬人,可說十分驚人!

精神科楊聰財醫師表示,腦霧是一種常見的長新冠後遺症,與常見的精神疾病,如失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等,皆屬於神經系統認知障礙。腦霧若短期沒有改善,除了生活品質大幅下降,還可能演變成焦慮症。

為什麼會引發腦霧?主要是感染病毒後,身體會發炎,免疫系統於是開始作用,促進許多發炎物質產生,關鍵是發炎物質可能會干擾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促進類澱粉蛋白沉積,影響腦部功能,於是出現一些大腦功能下降的後遺症。
為什麼會引發腦霧?主要是感染病毒後,身體會發炎,免疫系統於是開始作用,促進許多發炎物質產生,關鍵是發炎物質可能會干擾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促進類澱粉蛋白沉積,影響腦部功能,於是出現一些大腦功能下降的後遺症。

為什麼會引發腦霧?主要是感染病毒後,身體會發炎,免疫系統於是開始作用,促進許多發炎物質產生,關鍵是發炎物質可能會干擾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促進類澱粉蛋白沉積,影響腦部功能,於是出現一些大腦功能下降的後遺症。

腦霧5大後遺症

1.注意力不集中。

2.思考能力下降。

3.疲勞、頭暈。

4.記憶力出問題。

5.容易感到憂鬱或焦慮。

腦霧如何診斷?透過專注力測驗CPT

目前針對腦霧已有許多自我評測表,但這些都是主觀認知,還是需要依靠「專注力測驗CPT」(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也稱「知覺測驗」,用科學的方式去佐證,才能真正對症下藥。CPT主要用於評估短期與長期注意力缺陷,以及衝動失控等腦力狀況,透過15分鐘測驗將受測者的注意力、衝動值、持久性專注力及警戒

性等各方面評估「指數化」得出13個數值,再將各數值交叉比對。

CPT腦力檢測報告包括3大數值:

1.注意均值:異常 85.2 (大於70) 。

2.衝動均值:不穩定 62.5 (大於30)。

3.警覺均值:不穩定 54.6 (大於30)。

腦霧

對於CPT測驗出現異常有腦霧現象的患者,若檢測結果為「不穩定」等級者(指數30-69),或比較嚴重的異常(指數大於70)患者應該如何處理?大部分腦霧的症狀可能可逆,等到造成腦霧的原因改善後,腦霧也會隨著改善。楊聰財醫師表示,臨床發現大約5成腦霧患者可以改善,而有25%的患者時好時壞。如果持續性腦力下降,確實有失智症的風險。

不管是否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平常都應該多留意自己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因為腦霧也可能是失智前兆。
不管是否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平常都應該多留意自己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因為腦霧也可能是失智前兆。

根據檢測結果,有以下的因應要訣:

1.不穩定等級患者:若檢測結果為「不穩定」等級者(指數30-69),可以建議先調整生活作息,並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運動,減少壓力和焦慮來源,有助提高注意力和認知能力。

2.比較嚴重等級患者:若比較嚴重的異常(指數大於70)患者,就會建議進行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及心理諮商,幫助患者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為模式,必要時可以搭配藥物和大腦神經滋養因子的營養補充品,增加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和認知能力。

楊聰財醫師最後提醒,不管是否曾經感染過新冠病毒,平常都應該多留意自己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因為腦霧也可能是失智前兆。一旦感到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焦慮、疲勞、無法專注等症狀持續數周,應及時就醫並接受相關檢查,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保養大腦4要訣

平時應該如何維持大腦健康,減少或避免腦霧發生?建議從日常生活型態改善做起,以下是保養大腦4要訣:

1.營養補充:

透過大腦神經滋養因子的營養補充,能促進腦部神經元健康,有益思路靈活運轉。

2.充足睡眠:

應該把握晚間11點到早上6點的黃金睡眠時間,不僅能使身體得到充分休息,大腦也可以獲得保護。

3.有氧運動:

建議維持有氧運動,例如:游泳、跳舞或快走,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

4.維持好心情:

每日睡前也可以練習寫快樂日記,維持正向心情幫助大腦血清素分泌,有助改善情緒壓力,預防大腦退化。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