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一起床就開始學習的「第三類型」,假設他們睡覺時間為八小時,代表學習的時間就是16小時。不只是看電視,就連上下學途中、和同學玩、和父母溝通、打電動的時間都在學習,這樣的人怎麼可能不成功。
若是「第三類型」的上班族,他們在通勤途中、回家途中、午休、假日、從事興趣、和另一半或孩子聊天、在咖啡館悠閒放鬆時,腦中都在思考,隨時學習新知。
這類型的人會將休息時想到的點子、想法、技巧、方法,自然而然地運用在工作上。也就是說,雖然表面上有公私之分,但在意識和潛意識的世界中,是沒有任何界線的。孩子也是一樣,許多孩子以為只有坐在書桌前用功才是學習,也因此才出現了父母看到孩子坐在書桌前用功就會安心的神祕現象。
其實,這只是學習的一部分,真正會唸書的小孩,絕大多數的學習來自於書桌以外,並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在書桌上(以學習科學領域來說,「第二類」屬於「有意學習﹝想學習時學習﹞」,「第三類」則是「偶然學習﹝從事物中學習﹞」)。
從比例來看,「第三類人」數量相當少,但在我過去教過的學生中,也有一定的人數,我認識的上班族、生意人也有這樣的人。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發揮出色的能力,而且樂在學習、樂在工作、樂在人生。
本文出自時報出版《自主學習:10個培養孩子提高學業品質的超強學習法同じ勉強をしていて、なぜ差がつくのか?》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