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脊髓腔注射方式投與抗痙攣藥物,可降低服用口服藥後常見之嗜睡、肌無力等副作用
臨床研究報告顯示,約25~35%的痙攣患者對口服抗痙攣藥物會產生無法忍受之副作用,或無法達到預期治療效果。因此1984年研發出經由脊髓腔注射方式投與抗痙攣藥物,使用量只需口服藥物的五百分之一至一千分之一,因此可顯著降低服用口服藥後常見之嗜睡、肌無力等副作用。
阮威勝醫師說,脊髓內輸注幫浦療法ITB (Intrathecal Baclofen) 於西元1992年通過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核准上市治療腦麻、腦外、脊隨損傷、多發性硬化症、中風等嚴重痙攣的患者。治療流程包含以下幾個步驟:
1.篩選患者:
一、患者的痙攣或抽筋會引響功能及活動。
二、患者的痙攣或抽筋會造成照護的困難。
三、經由口服藥治療無效或有嚴重副作用。
四、痙攣會造成患者的疼痛。
五、患者年齡需大於四歲。
六、患者需有一年以上的病史。
2.藥物測試:
需經脊髓腔注射Baclofen,從濃度50µg、75µg至100µg來測試患者張力改善程度,並經由標準評估表來計算結果。經由100µg測試無效,患者將不適合此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