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3/7 下午 12:15:55

甩掉病痛有解!改善微循环提升自愈力

(關鍵字: 疼痛 , 自癒力 , 微循環 , 張安之 , 微血管床

身体的疼痛根源该如何改善?近来,台湾有医学专家提出此新观点:改善“微循环”,即有助于提升“自愈力”!专家认为,包含癌症、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糖尿病、痴呆症之间有一个隐藏的共通点――与微血管床(Capillary Bed)上的“微循环障碍”有着密切关联。而改善“微循环”,优化身体氧气,有助于提升“自愈力”!

疼痛根源该如何改善?近来,台湾有医学专家提出此新观点:改善“微循环”,即有助于提升“自愈力”。
疼痛根源該如何改善?近來,國內有醫學專家提出此新觀點:改善「微循環」,即有助於提升「自癒力」。

细胞最关键的生命线:微血管床

什么是“微循环”?动脉就像马路底下的大自来水管;微血管就像家里水龙头的小水管,可想而知,动脉畅通并不等於微血管畅通。对於血液循环,人们经常把“大循环”与“微循环”混为一谈,观念停留在“一个泵加上自来水管“以及”装了几根支架“的阶段。

成千上万的人为了健康、体态、防病、抗老,每天花费很多精力来养生保健、锻炼心脏和肌肉,也花费大量金钱购买保健食品来“顾血管”,却常忽略细胞最关键的生命线――“微血管床”。

中正大学电机系学士张安之、高雄医学大学医学研究所医学博士庄一全,以及林口长庚医院外科部心脏外科主治医生曾棋南三人在合著 《优氧:改善微循环,优化身体氧气,增强自愈力》一书中提出,“微血管床”指的是一组由许多微血管构成的网络,它们致密地穿梭於组织内,将血液中的氧气、营养物质、生化物质输送到全身内脏器官的每一颗细胞,并排走细胞的代谢废物。

此外,微血管是白血球在体内移转的主要通道,对免疫也很重要。病灶附近的微血管床是血液中白血球出发去攻击病原体的主要基地,大量的白血球穿出微血管,抵达病灶附近,消灭其中的病原体或是癌细胞。

在微血管床上进行的交换现象:微循环

而组织中的抗原表现白血球在结合病原体之后,还会进入淋巴管并循环至淋巴结,让淋巴结中的B淋巴球根据这些抗原制造相对应的抗体,最后再流回静脉中,形成全身性的免疫防御。就像厨房的流理台,既有水龙头送来干净的自来水,也有排水孔供污水流走,这些发在生微血管床上的交换现象就是“微循环”。

适度的运动,才能改善微循环效果

如何建立良好的微循环?在多数情况中,保持运动习惯的人会有较好的微循环,但并没有绝对的关联性,因为运动主要是促进包含心肺功能在内的大循环。运动时通过心、肺、肌肉和皮肤(帮助散热)的总血流量会增加,但内脏的血流量反而是减少的,所以,运动不见得能改善内脏的微循环。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