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因为富含人体必需胺基酸,有「蔬菜牛排」之称,且因为热量低又富含多醣、纤维质,易使人有饱足感,受到有减重需求族群的爱好。近期更有研究新发现,适量摄取蘑菇,似乎有助延缓身体的慢性发炎,进而远离男性罹患摄护腺癌的风险。
摄护腺癌是「无声的杀手」,位居男性十大癌症发生率第5位
摄护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罹患摄护腺癌的风险会随着年纪增加而增高,根据卫福部108年度最新统计,摄护腺癌已成为男性十大癌症发生率为第5位。为了瞭解是否可以藉由日常饮食远离摄护腺癌发生风险,曾经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e at Chapel Hill, USA)药学系便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发现姬松茸(巴西蘑菇)似乎具有抑癌的效果。
为了解蘑菇是否也具有抗摄护腺癌的效果,根据《Science Daily》《每日科学》报导,一项来自日本东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的张树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所进行,并发表在《国际癌症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IJC)上的研究指出,适量摄取蘑菇,似乎有助降低摄护腺癌发生风险。
研究的受试者是以来自日本宫城县以及大崎市的两个地区,年龄介于40-79岁的两群中老年男性对列为随访对象,进行的时间分别为1990年6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约长达24.5年),以及1995年1月1日到2008年3月31日(约长达13.25年),此两地区的受试者已排除有癌症病史者及无全程参与者,最后共有36499名调查对象。其中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将摄取蘑菇频率分为5组,分别为:几乎不摄取、每月1-2次,每周1-2次,每周3-4次和几乎每天摄取。
研究:1周摄取3次以上蘑菇 罹患摄护腺癌风险降低约17%
最后经比对随访数据与饮食频率问卷后发现,每周食用蘑菇1或2次的受试者与每周摄取少于1次蘑菇的受试者相比,罹患摄护腺癌的风险降低了8%;而每周吃3次蘑菇的人,与每周摄取少于1次蘑菇的受试者相比,罹患摄护腺癌的风险更降低了17%!
另外,经研究团队实验后讨论指出,蘑菇中所含的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 EGT)为一天然含硫的胺基酸,可能可以藉由其抗氧化、抗发炎以及免疫调节的功能,减轻因为生活习惯或饮食不当所造成身体慢性发炎的情形。此外,同样属于蕈类的姬松茸蘑菇、双孢蘑菇、冬虫夏草等蕈类的萃取物,在过去也曾被指出似乎具有抑制摄护腺的癌细胞增生、抑制激素诱导所导致肿瘤形成的效果。
然而,虽然现在还未了解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 EGT)对摄护腺作用的详细机制,但未来研究团队不排除再对此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即使研究结果显示,经常摄取蘑菇似乎可以远离摄护腺癌的风险,但是也不能只靠单一食物,必须由均衡饮食,尤其要注意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取,以及保持正确的生活习惯做起,才能有效避免摄护腺癌的发生。
【预防摄护腺癌4要诀】
1.避免高脂食物:
最常被提起引起摄护腺癌的罪魁祸首是动物性脂肪与红肉,因为过多的脂肪会刺激荷尔蒙大量分泌,增加摄护腺病变的机会。建议平时尽量减少饮食中的红肉如牛肉、猪肉、羊肉,不过任何食物摄取太多或太少都不好,适量摄取才是聪明选择。
2.适度摄取大豆制品:
大豆中的异黄酮似乎能藉由抑制让摄护腺癌细胞增生的睾固酮,减低癌症肿瘤恶化或复发的可能性。所以,适量摄取大豆制品有保护摄护腺的好处。
3.采取高纤维饮食:
过去根据来自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曾用小鼠前列腺癌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指出,高纤饮食的主要成分六磷酸肌醇(IP6),有预防前列腺肿瘤的生成的效果。
4.适度摄取茄红素:
番茄中的茄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效果,可保护身体不受自由基的伤害,保护摄护腺,进而远离摄护腺癌威胁。
除了饮食中尽量减少摄取高油脂食物,以及多摄取高纤维食物之外,由于前列腺癌前期没有明显症状,易被忽略,确诊病患通常已经第三期或第四期,又称为「男人的无声杀手」。提醒,当出现频尿、夜尿或解尿时断断续续等症状,更严重则会出现血尿、射精疼痛或精液带血的情形,可能是肿瘤已大到压迫尿道所致。
5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定期赴医院检测摄护腺特定抗原(PSA)数值
由于罹患摄护腺癌的机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5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至少抽一次血测摄护腺特定抗原(PSA),PSA是只存在于摄护腺上皮细胞的蛋白质,是广泛用于筛选摄护腺癌肿瘤的指标。除了检测PSA外,应找有经验的泌尿科医师做肛门指检,这些动作是早期诊断摄护腺癌的不二法门。一旦肛门指诊或PSA值异常,则必需进一步接受肛门摄护腺超音波检查及切片检查,及早就医、及早揪出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