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前總統拜登於2025年初也坦言自己罹患攝護腺癌時已是晚期、骨頭已有轉移。即使是接受定期健康檢查的國際領袖,也可能在罹癌初期沒有察覺。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曾文歆表示,自… 詳全文 >
-
日前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前總統喬‧拜登確診罹患第四期攝護腺癌,並已轉移至骨骼,突顯攝護腺癌在全球男性健康議題中的重要性。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謝忱希醫師指出,攝護腺癌治療邁入精準時代,… 詳全文 >
-
美國前總統拜登被診斷出攝護腺癌,引起全球高度關注,攝護腺癌也是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三名。臺中榮總率先引進達文西單孔SP系統,並完成該系統在台上市後全台首例手術,為攝護腺癌患者切除攝護腺,開創… 詳全文 >
-
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辦公室18日發布聲明,82歲的拜登於本月16日確診罹患攝護腺癌末期,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泌尿科呂謹亨醫師表示,攝護腺癌是全球男性第二常見的癌症,是台灣男性… 詳全文 >
-
美國前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因出現頻尿與排尿困難等泌尿症狀,於今年5月16日接受例行性檢查後,確診罹患攝護腺癌。拜登辦公室18日證實拜登罹患攝護腺癌,且癌細胞轉移骨頭,顯示病程已… 詳全文 >
-
依據國健署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攝護腺癌在男性癌症中發生率高居第三名,尤其在年齡超過50歲的男性族群中發生率持續上升,值得國人注意。臺北榮總泌尿部黃逸修主任表示,透過精準PSMA正子攝影… 詳全文 >
-
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111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罹癌人數增加,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較110年增加8,531人。111年十大癌症排行,肺癌連續2年為首位,大腸癌則排第2位,攝護腺癌… 詳全文 >
-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十大癌症中的發生率位居第五,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謝忱希醫師指出,傳統癌症治療方法往往伴隨高風險及嚴重副作用,對患者的身體和心理都是巨大挑戰。… 詳全文 >
-
雖然攝護腺癌的好發年齡通常在60~75歲,但隨著PSA(攝護腺特定抗原)篩檢的普及,越來越多50歲以下的年輕男性,也在早期診斷出攝護腺癌。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查岱龍理事長強調:「無論年齡,男性都… 詳全文 >
-
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自105~109年,攝護腺癌連續5年在十大癌症發生率排行第四,近期每年新增病例數超過6000例。研究顯示,攝護腺增生及攝護腺癌的風險與年齡呈正相關;泌尿科專科醫師施冠偉… 詳全文 >
-
「不舉、舉弱」,是許多男人無法啟齒的秘密,造成「不舉、舉弱」的原因除了本身有勃起功能障礙,如果罹患攝護腺癌術後,也可能會影響性事。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部主任黃志賢醫師表示,想要克服以上困擾,… 詳全文 >
-
男性有三種攝護腺疾病別輕忽!頻尿、尿急、夜尿、尿刺痛、尿液混濁、發黃、血尿、尿速下降,小便無力斷斷續續、尿不乾淨或尿不出來,男人小便時出現這些症狀,很可能是攝護腺出問題的警訊,最好趕快找泌尿… 詳全文 >
-
攝護腺癌為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近年其發生率在台灣男性中有逐漸攀升的趨勢。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所泌尿科主治醫師唐靖表示,對於高風險的轉移性攝護腺病人,若早期使用合併“傳統荷爾蒙阻斷治療”、“… 詳全文 >
-
攝護腺癌躍升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6名,攝護腺癌早期通常症狀不明顯,和良性攝護腺肥大症狀差不多,包括尿急、尿不出來、尿流變細、尿完後滴尿等,容易被忽視。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泌尿科張甫仲主任說明,… 詳全文 >
-
攝護腺肥大接受手術治療後,病理切片竟意外發現罹患攝護腺癌。熱愛戶外運動的56歲曾先生,感覺解尿不適,加上健康檢查發現自己攝護腺指數(PSA)不斷上升,遂積極就醫,進而發現自己罹患攝護腺癌。他…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