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8/9 下午 05:48:16

媽媽愛「撿菜尾」 腸瘜肉快速增加

──【「腸」保健康】專題

(關鍵字: 大腸癌 , 瘜肉 , 鄭乃源 , 腸瘜肉 , 糞便檢驗

最新罹癌統計,大腸癌4度奪冠,每日38人罹患腸癌,13人死於腸癌!國內一家健康管理機構公布,國人腸道異常關鍵字冠軍為「瘜肉」,瘜肉問題已是國人腸道健康的最大隱憂。醫師強調,輕熟女過度肥胖、吸菸,或是家庭主婦愛「撿菜尾」,及菜餚反覆加熱,都容易造成腸瘜肉病變成大腸癌,千萬不可小覷。

醫師指出,家庭主婦勤儉持家,但常常愛撿菜尾,或是菜餚重覆加熱食用,這些都容易引起腸瘜肉增生。(攝影/黃志文)
醫師指出,家庭主婦勤儉持家,但常常愛撿菜尾,或是菜餚重覆加熱食用,這些都容易引起腸瘜肉增生。(攝影/黃志文)

肝膽腸胃科醫師鄭乃源指出,大腸直腸癌形成的主要模式是從正常黏膜階段至腺性瘜肉,再進行至癌症,是由一連串基因的改變積聚而成,近年來已証實經由大腸鏡瘜肉切除及其後的監測,可大大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達90%。

輕熟女「腸」出問題

特別是,飲食西化、愛吃油炸燒烤不忌口,都是導致腸癌的危險因子,婆婆媽媽更要提防致命生活習慣。尤其家庭主婦愛「撿菜尾」,不過這樣重覆加熱食物,還有許多食材加在一起,易造成吃進過多熱量、肥胖,恐對腸胃有弊無益。

而年輕人則往往無肉不歡、愛喝含糖飲料,夜生活作息不正常,容易造成免疫力出問題,以及腸癌高危族群較無定期健檢習慣,是造成女性及年輕世代「腸」出問題的主因。

瘜肉切除不等於根除

大部分腸瘜肉不等同於癌症,多無症狀,僅有少部份伴有出血、黏液分泌、排便習慣異常等現象,需定期追蹤,視狀況判斷是否應切片或切除。但瘜肉是由大腸黏膜不正常增生下所形成的突起物,若以腺瘤性瘜肉來看,有癌化的危險性。

一般瘜肉轉變成癌症的機率為80%,但早期發現的瘜肉通常都是良性的,如果及早切除就可避免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而「切除不等於根除」,因此提醒有瘜肉的民眾應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配合定期腸鏡複檢,以免腸瘜肉復發,建議切除瘜肉1年後應再檢查,避免腸瘜肉再度出現。

驗糞便潛血仍不夠

而大腸癌是唯一可預防的癌症,不過光靠糞便潛血檢驗不夠,尤其高危險族群,因糞便潛血檢驗沒有診斷性、不夠仔細。通常驗出陽性的民眾,就是要進一步做大腸篩檢的動作,不過驗出陰性並不代表沒有問題,可能只是當時沒出血,還是有潛在罹癌的風險。

醫師提醒腸癌高危險族群,應從30歲左右,掌握早期發現大腸癌前兆的黃金關鍵。但如果本身生活及飲食習慣不正常、或有抽菸喝酒習慣、體重過重、具家族疾病史民眾,更應積極改善生活作息,並提早開始規劃相關檢查,才是「腸」保健康之道。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