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那假装妈妈是一位陌生的叔叔。
孩子:好。
妈妈:现在你出门后,遇到一位陌生叔叔。
孩子:好。
妈妈:叔叔问,你住在这个社区吗?我迷路了,你可以帮我吗?
孩子:你可以找大人帮忙。
妈妈:叔叔现在有点着急,你就帮帮我吧!(抓住孩子的手)
孩子:不要!不行!然后就赶紧逃跑。
妈妈:你做得很好。那你到家后要怎样做呢?
孩子: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跟妈妈说。
妈妈:对,做得很好。
爸爸:如果你在商店看到喜欢的东西,结帐时要怎样做呢?
孩子:我会拿钱给老板。
爸爸:当你拿钱给老板的时候,老板说,妹妹你好可爱,要不要坐在我的膝盖上呢?
孩子:不,我不要。
爸爸:我是因为你很可爱才这样说。如果你坐上来,这个东西就免费给你。
孩子:还是不要。
爸爸:不要这样嘛......(假装要抱起孩子)
孩子:不要!(赶紧跑出去)
爸爸:对,这样做就对了,你做得很好。
以上只是作为举例简单地描写。根据孩子的反应,会有各种不同的剧情发展。孩子可能会犹豫:“我不知道要怎么做......”或是回答错误的答案:“那就稍微坐一下啊!”即使如此家长也不需要急躁,慢慢地跟孩子说明,并且训练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
除此之外,也可以跟孩子假想各种情况来练习。例如,当无法发出声音时要怎么办,跟朋友在一起时,可以怎么做等等,在练习过程中,爸妈也要同时问问孩子的想法。
本文出自采实文化《这世界很乱,你得和女儿谈谈性:不尴尬、不怕问,性教育专家改变女儿人生的50个对话》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