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11/20 下午 03:53:56

调整心情 腹式呼吸远离心血管疾病

(关键字: 腹式呼吸 , 林庭光 , 翁嘉英

爱心脏,千万别生气!中正大学心理系教授翁嘉英与大林慈济医院临床合作,发现除了药物、体重控制外,心情好坏攸关心脏病的控制成败;翁嘉英教授建议用「腹式呼吸」来清心减压,改善负面情绪与压力,远离心血管疾病威胁。

情緒與壓力會影響血管健康,個性急躁、容易生氣、壓力大的人,比較容易得心臟病。(攝影/黃志文)
情绪与压力会影响血管健康,个性急躁、容易生气、压力大的人,比较容易得心脏病。(摄影/黄志文)

负面情绪影响心血管

大林慈济医院心脏内科主任林庭光指出,情绪与压力会影响血管健康,个性急躁、容易生气、压力大的人,比较容易得心脏病。研究发现,不良情绪会影响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生气会使体内蛋白质含量升高,甚至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林庭光主任醫師(左)指出,腹式呼吸(右圖示範)改善情緒,讓血管及交感神經獲得放鬆。(圖片提供/大林慈濟醫院)
林庭光主任医师(左)指出,腹式呼吸(右图示范)改善情绪,让血管及交感神经获得放松。(图片提供/大林慈济医院)

研究发现,人生气时,心跳与血压会升高,在压力情境下,自主神经反应与荷尔蒙分泌会快速增加,心血管会不自主的收缩,无形增长坏的胆固醇,让血管壁内最内层的内皮细胞,容易受损。而情绪激动时,血压冲击血管壁,造ˋ成凝血斑块堵塞动脉血管,造成冠状动脉血管疾病出现,其中又以心肌梗塞最为明显。

腹式呼吸改善情绪

中正大学心理系教授翁嘉英表示,减压,让人更清心自在、健康快乐,心脏才会更健康,才能活得更好、活得更久。一个人会不会发作急性心肌梗塞,决定的生物危险因子,包括抽烟、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等,占了2/3的影响力,剩下的1/3则是心理因素。

翁嘉英(左)教授在演講中表示,減壓,讓人更清心自在、健康快樂,心臟才會更健康,才能活得更好。(圖片提供/大林慈濟醫院)
翁嘉英(左)教授在演讲中表示,减压,让人更清心自在、健康快乐,心脏才会更健康,才能活得更好。(图片提供/大林慈济医院)

而要控制自动化情绪反应,首要任务就是用腹式呼吸做放松训练,降低生理激动状态。如此一来可以减少身体的负担,对身体会比较好,血压不会那么高,血管壁也比较能够减少受损的机会。

改善情绪压力,可试着做腹式呼吸,找张靠背的椅子,全身放松,以鼻子缓慢吸气,把肚子吸满,再用嘴巴吐气,速度愈慢愈好,每次做20下,1天至少做80下,就能稳定自律神经,改善负面压力情绪。

腹式呼吸5原则

1、最好使用鼻子吸气。吐气则不限于嘴巴吐气或鼻子吐气。

2、腹式呼吸需要活动腹部,所以千万不要穿太紧的衣服。

3、呼吸过浅,进入身体内的氧气不足时,身体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慢性疲劳症候群。

4、开始慢慢吸气时,气从鼻吸入,经由气管到肺部,再由肺部的扩张来储存空气。

5、慢慢深吸气,小腹慢慢突出,全身保持放松的状态,然后慢慢吐气小腹凹进去,回复到吸气前的状态,这就是腹式呼吸法。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