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6/2 上午 10:07:35

年轻人就没有心脏病? 心脏内科医生教你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關鍵字: 高血壓 , 心臟病 , 心律不整 , 胸悶 , 疲累

国标女王刘真日前因心脏主动脉瓣膜问题离世,让人不舍又难过。同时也想到2019年底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猝逝。两位艺人都有标准的身材与良好的运动习惯,并非一般人认知的高危险群,却接连出现心脏问题而发生憾事。也让不少人担心起自己的心脏健康。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的心脏内科陈志维医生表示,一般而言心血管疾病好发于45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女性,但不代表年轻人就能放松警惕!

华人健康网于2020年第一季问卷发现,34岁以下的年轻人比较害怕遇到感冒或肠胃炎,对于心血管疾病关注度远低于35岁以上的族群。由于心血管疾病好发在有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的长辈身上。也因此让年轻人多半认为心脏病只有到老年才会找上门,然而并不尽然。由于饮食西化,坐办公室的上班族与外食族增加,容易造成年轻人出现高血脂问题,影响心血管健康。陈志维医生提醒,吸烟不仅会致癌,当中的焦油、尼古丁等化学物质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却是许多人所忽视的危机。

心脏危机不一定有征兆?

陈志维医生表示,心脏疾病的警讯可分为典型症状与非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包含胸口被石头闷住的胸闷感,甚至胸闷不适会转移到左肩、下巴、背部。以及还有喘的状况,当一般活动,甚至是休息时都会喘时,就要留意。

.非典型症状则大多出现在女性、老年族群、糖尿病患者身上,如感到虚弱、头晕、噁心等症状。

坊间流传耳朵出现折线也是心脏病的非典型症状之一,陈志维医生表示,研究显示的确有部分患者出现类似情形,可能由于心脏血流供应不佳,使耳垂流失胶原组织,导致折线出现,但也并非代表每个心脏病患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饮食西化与生活型态改变,是年轻人容易出现高血脂问题的主因
飲食西化與生活型態改變,是年輕人容易出現高血脂問題的主因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