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7/17 上午 10:31:04

夏天心脏也抓狂,心肌梗塞不放假!5大风险中了几个?

(關鍵字: 心肌梗塞 , 血栓 , 急性中風 , 黃奭毓 , 夏天心臟病

心肌梗塞好发,不再只限于冬天,夏天心脏也会抓狂来捣蛋,千万别轻忽!夏天心脏病不会跟着“放暑假”,更不是“淡季”。由于夏天不同于冬天,特别暗藏高温、湿度大、流汗多、情绪烦躁、补水不足等地雷,一旦疏忽,恐酿心脏病发作,甚至有夺命风险。

一般人常以为只有在冬天才会发生心肌梗塞,其实,临床发现,有愈来愈多青壮年患者,却在夏天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台湾国泰综合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医生黄奭毓表示,当身体发出这一些警讯时,就隐藏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问题,碰上轻忽以下5大夏天容易诱发心脏病的危险因子,就会愈演愈烈,一发难收。

风险1:气温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进入夏天,气温总是节节升高,有时甚至容易飙破35度,有研究发现,当气温超过33℃时,新陈代谢会明显加快,对于血液循环系统影响很大。因为,当外在环境温度变高,体温也会跟着升高,皮下血管扩张,使得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数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多,心跳会加快。

此时心脏必需打出更多的血液,以充填扩张的血管,因此无形中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虽然,对于一般人不会有太严重的影响,但是,原本即有心血管疾病或心律不整的人,此时就要担心会有血管梗塞的危险,甚至可能引起血压太低、血液循环太差而发生休克或中风,不可不慎!

风险2:流汗太多 恐造成血栓

夏天动不动就容易流汗,而引起身体脱水,此时血管中的血液黏稠度升高,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来说,担心会容易发生血凝情况,造成血栓。如果夏天工作又经常久坐久站的人,使血液浓度增加,加上血液循环不佳,更容易产生血块阻塞,因此导致深层静脉栓塞,出现下肢水肿、发热、疼痛等不适症状,若有喘或血痰情况,更可能造成致命的肺栓塞。

风险3:空气潮湿 增加心脏缺氧风险

黄奭毓医生表示,有研究指出,空气中湿度过高,会使空气中含氧量变低,影响吸入含氧量变少,因而增加心脏缺氧的风险与运作上的负担,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风险4:炎热夏季中暑 易心律不整

炎热天气也易引起体温升高,严重则有中暑情形,此时自律神经也会加快,而增加心脏负担,提高心律不整的风险。此外,昼长夜短的夏天季节与潮湿天气也会影响睡眠,影响自律神经失调。而睡眠质量不佳,未能充份休息,也是心律不整和心血管疾病重要的诱因。

风险5:夏天情绪烦闷激动 酿急性心肌梗塞

夏天天气燥热,连带影响心情变得烦闷,如果情绪太激动或生气,也有可能酿成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建议,如果情绪太过激动,压力过大,最好转换一下心情,出去走走,或是补充一点水分,或是吃一点含糖食物,别让血糖太低。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