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体型肥胖患有高血压的30多岁网路工程师,因工作日夜颠倒,造成服药时间不规律,1个月的降血压药当2个月吃,服药不顺从的结果竟造成严重呼吸急促需送急诊,到院检查发现有下肢水肿、心脏扩大伴随心律不整导致急性肺水肿的现象,还好经紧急妥善治疗,才捡回一命。
心脏衰竭警告多:下肢水肿、气喘和疲倦
国泰综合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医生周柏青表示,秋冬气温变化大,是心脏衰竭的好发季节,而下肢水肿就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腿部血液因重力的关系,回流本来就相对困难,若又因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不佳,加上体内水分滞留,心脏帮浦无法顺利将血液打出去,血液蓄积在下肢,压力变大渗到血管外组织,就会造成双侧下肢水肿。
其他心脏衰竭的征兆,还包括疲倦、喘,甚至咳嗽。心脏衰竭患者,常因肺部血液无法顺利回流至心脏,血液积在肺部,进而引发咳嗽或喘症。有些人甚至会出现“端坐呼吸”的现象,也就是平躺时下肢和腹腔血液较易回流至肺部,造成咳嗽或喘气,此时常需垫高枕头或端坐,借着重力作用,减轻血液回流至肺部的压力和速度来缓解症状。
心脏衰竭多原因 高血压成帮凶
哪些因素会造成心脏衰竭呢?周柏青医生表示,诱发心脏衰竭的原因很复杂,包括心脏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脏肌肉病变,心脏瓣膜异常,心包膜疾病,心律不整,先天性心脏疾病,和体内过多水分滞留等。这几种疾病到了晚期,可能合并发生和交互作用,加速心脏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