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健署”最新公布2014年癌症登记报告,大肠癌第9年再度蝉联台湾人癌症发生率第1,目前台湾“国健署”提供50岁至74岁台湾民众“粪便潜血检查”,可筛出早期大肠癌降低死亡率,医生呼吁,由于大肠癌是从息肉演变而来,当粪便潜血检查呈现阳性,务必进一步透过大肠镜确认,若是阴性也不要以为没有息肉,应该乖乖两年追踪1次。
台湾北投健康管理医院副院长梁程超医生指出,所谓粪便潜血是透过仪器来检测粪便中肉眼无法看见的血液,它是目前大肠癌筛检的有效工具。检查方法分为“化学法”及“免疫分析法”两种,前者的缺点是容易受饮食及药物的影响,而造成伪阳性结果;免疫分析法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均高,这也是目前台湾“国民健康署”提供50-74岁民众每2年1次的检查方法。
粪便潜血检查阳性之后,还要再做什么?
面对大肠癌已成为台湾人的新病,台湾“国健署”提供的粪便潜血检查有一定的筛检率,然而门诊常见粪便潜血阳性反应的患者多会用痔疮自我解释而逃避,事实上,潜血阳性的原因从消化道因溃疡或肿瘤出血,到肛门的痔疮或肛裂都有可能。
根据资料显示,台湾“国健署”针对粪便潜血检查阳性者之后接受大肠镜检查的结果,一半的人有腺瘤性息肉,而约5%是大肠癌,这些透过筛检发现的大肠癌病患,有一半都是零期(原位癌)或第1期的癌症,病患治疗效果相对比较好,但有7-8%是属于第4期的癌症,比因为有症状被确诊为大肠癌第4期的20%来得低。至于那一半的腺瘤性息肉,透过大肠镜的息肉切除,根据研究可以降低76-90%大肠癌的发生,也可以降低50%大肠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