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藥膳食補在中醫婦科門診中,常受到民眾高度詢問。一般而言,西醫安胎多以補充黃體素為主,中醫則視情況給予「補腎健脾、益氣養血」,包括:菟絲子、白朮等中藥方,不過,中醫師強調,每個孕婦的體質不同,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但是透過安胎藥膳食譜調整體質,揮別流產或是早產夢魘,則是一不錯選擇。
中醫師吳明珠指出,在懷孕初期的前20週,約10%的胎兒被提前娩出,稱為流產;在懷孕20週後但未滿37週時,也有10%的胎兒被提前生了下來,稱為早產。孕婦如有流產或早產的先兆,都應迅速前往醫院安胎。
胎動不安 先求安胎
傳統中醫認為妊娠期陰道少量流血,有時流有時停止,沒有腰酸、腹痛稱為「胎漏」。若合併腰酸痛、腹部下墜感,稱為「胎動不安」。胎漏、胎動不安常是小產的先兆,必須尋求安胎。
傳統中醫安胎的古方,內容包括有當歸、枸杞、菟絲子、白朮、肉蓯蓉等。這帖中藥是中醫常用來安胎的古方,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強化「帶脈」,所謂帶脈就像是腹腔內維繫子宮的韌帶,中醫認為能否成功懷孕最重要的就是要看脈帶的強度,脈帶強化子宮就不下墜,同時也能間接增強胎兒臍帶的血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