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玫妃中醫師表示,若是因膏粱厚味、吃太多所引起的肥胖,容易有水分代謝和循環差、水腫、食積、胃火大、便祕、脹氣、消化不良、脾胃濕熱等症狀,需以去濕化痰、健脾、清胃火等藥物調理體質,促進身體機能正常運作和腸胃蠕動,加強代謝,進而提升減重功效。
山楂可消肉積;神麴助消化;枳實、陳皮和厚朴可幫助理氣,促進腸胃蠕動,都是常見的助減重中藥材,但建議服用時還是應先經專業中醫師根據個人體質做適當的處方,以免傷身。
瘦得更快!餐前多按摩5穴位
除了飲食控制和中藥調理之外,陳玫妃中醫師建議正在減重的人,餐前30分鐘可按摩以下5大穴位,每個穴位2分鐘,總共10分鐘,可幫助調理脾胃、促進水分代謝和抑制食慾,更有利於減重計畫的維持,縮短瘦身所需時間。
水分穴:肚臍上方約1個打拇指寬處,可去痰濕、消水腫。
天樞穴:在肚臍旁約2橫指幅處,左右各一,可調理脾胃。
大橫穴:在左右天樞穴外側約2橫指幅、距離肚臍4橫指幅處,可調理脾胃。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側凹陷區,膝蓋直下三寸處,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有助於抑制食慾,改善腸胃功能。
豐隆穴:位於外踝最高處與外膝眼連線之中點,脛骨前緣2橫指處,可消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