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018/3/15 下午 06:35:01

何时才算做好道别的准备?面对生命尽头该怎么做?

(關鍵字: 呼吸器 , 臨終 , 遺囑 , 安寧療法

“如果你妈妈现在就和我们一起坐在这里,你觉得她会说什么?”我轻声地提出这个问题。

“嗯,我知道她不想靠呼吸器维生,但是你怎么知道她不会明天就醒过来?”玛利安说。

医生摇摇头。

“你说的没错,没有人会知道;她有可能明天就醒过来。但是也可能不会。玛利安,我们大家一起在这里,是想要知道,想要确认,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妈妈会想要怎样。很不幸地,我们现在无法问她—她现在也无法告诉我们她要什么。我想,她很可能觉得你最懂她,这就是为什么她会在预立遗嘱中请你为她做决定。”其他家属都缓缓地点着头。

“如果不知道何时才能醒过来,她很可能宁愿离开,而不愿靠着喉咙里的一根管子而活。但是我不想要她走!”玛利安无法停止哭泣。

放手是很难的事。有时候,我们在“关怀”的伪装下,以爱为名,用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愿放手。去做对我们所爱的人来说最好的事,需要极大的勇气,即使这表示他们将要离开我们的生命。

大部分的时候,我们心中都有“正确答案”—就是我们主观知道“对的事”,实际上,在客观的世界里,这些属于个人的决定,通常没有什么对或错,很多困难的决定往往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灰阶,而不是黑白分明的。这时我们所需要的,常常只是一些空间。当我们有空间来思考、反省、表达与接受现实时,往往不须费心搜寻,“答案”就自然浮现了。当你感受到一种松了一口气的轻松感时,你就知道,你有答案了。

稍后,凯斯伯家达到了共识。凯斯伯太太喜欢看美式足球。那天正是超级杯比赛的周日。晚上,全家人聚在凯斯伯太太的病房里,一起看完了整场超级杯,之后才拔管。当我们手牵手一起祷告为老太太送行的时候,稍早家庭会议中所感受到的紧张和挣扎已经不在了。病房里,一种平静祥和的感受,充满并抚慰了每颗悲伤的心。

很多困难决定的答案往往不须费心搜寻,我们需要的常常只是一些空间,“答案”就自然浮现了。

本文出自三采文化《生命这堂课》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