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來臨,各地湧現返鄉車潮,部分路段可能因交通容易壅塞,用路人出現尿急卻無法或找不到廁所方便的窘境,特別是女性及年長者常有憋不住而造成尿失禁的慘痛經驗。為避免尿失禁影響返鄉甚至是春節出遊的心情和意願,婦產科醫師提供4個好方法預防尿失禁,且提醒尿急時,慢走比快跑更能避免尿液失控外漏。
彰化基督教醫療體系尿失禁暨排尿障礙中心主任、婦產科醫師孫茂榮表示,尿失禁為一種症狀而非疾病,症狀可能發生在所有年齡層上,不是正常老化的過程,只是年長者普遍發生的現象。時值適合春節返鄉和全家出遊的期間,建議容易發生尿急或尿失禁的民眾,可參考以下預防建議。
【旅遊尿失禁 預防4要訣】
出門前及旅途中,避免喝大量水或利尿食品,出門前記得先排空尿,車上及手提包可預備1、2件拋棄式內褲,以備不時之需。
事先查詢相關資訊,儘量避免在可預期塞車時出遊及前往人潮太多的景點。
選擇較有完善廁所的景點,到達後先去解尿。
若真的遇到尿急卻不方便解尿時,可做憋尿動作以避免尿失禁的窘況。尿急時,別急於跑廁所,先停下來,可能的話坐下來,全身放鬆,並快速收放骨盆肌數下,尿急感將逐漸消失,逼尿肌的收縮也會被抑制,然後再以一般步伐走到廁所。
尿失禁羞於啟齒!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孫茂榮醫師強調,尿失禁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但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膀胱容量減低、膀胱及尿道順應力減低、尿道最大關閉壓力減弱、排尿後剩餘尿量增加以及晝夜產生尿量規律的轉變,導致年長患者較容易產生尿失禁的症狀。據估計,10至30%老年人有壓力性尿失禁或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狀。
此外,據估計,60歲以上男性2成,女性比率更高達3成8有尿失禁症狀。孫茂榮表示,女性因體質、生產、骨盆手術、停經、老化或長期做粗重等因素,骨盆及支撐尿道的肌肉及韌帶鬆弛,加上羞於啟齒,或誤以為尿失禁是生產或老化的一種「正常現象」,不敢積極就醫,長期靠衛生棉或尿布生活,平常也不敢多喝水或運動,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其實,尿失禁並非不治之症。孫茂榮醫師提到,尿失禁雖然是困擾的問題,但是透過專業診療及衛教、有計劃的排尿訓練與骨盆底肌肉運動、磁波治療及手術,以及持續復健與心理建設,可以改善絕大部分的困擾,還給個人尊嚴的生活,呼籲有尿失禁困擾的民眾別羞於啟齒、害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