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4/1 下午 01:21:27

米在哪?在來米粉竟摻玉米澱粉

(關鍵字: 消基會 , 玉米澱粉 , 在來米粉

清明節將屆,不少家庭主婦購買在來米粉製作草仔粿、紅龜粿等各式米糕點,不過消保團體調查發現,市售在來米粉的蛋白質含量「全數」比標示低,含米量不足,不僅有標示不實的情況,且可能摻雜其他廉價澱粉如玉米澱粉、樹薯澱粉,長期食用,容易影響健康。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日前抽驗市售11件在來米粉、13件糯米粉與5件蓬萊米粉,發現16件樣品有蛋白質含量標示不實的情形,其中標示為「在來米粉」的樣品全數淪陷,蛋白質含量實測值皆低於其標示值的80%,不符合率高達百分之百,其中8件在來米粉樣品的蛋白質含量實測值更僅為其標示值的10%至50%含量,比例過低。

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進一步以放大400倍顯微攝影方式,檢視在來米粉樣本,發現每件樣本均有2至3種不等的粉末,推測為玉米澱粉、樹薯澱粉或馬鈴薯澱粉等廉價澱粉的可能性較高。若這些廉價澱粉是經酸類、酯類或醚類等化學物質修飾的澱粉,且實際添加量超過2成,將價格便宜的食品添加物當作米穀粉主原料,長期食用可能影響健康。

蛋白質是人體每天必須攝取的營養素,可修補細胞組織和調節生理機能。根據衛生署「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需攝取的蛋白質約39至85公克,若攝取量不足,會使人體代謝變慢,影響人體機能;若蛋白質攝取過多時,則會增加肝臟與腎臟的負擔。

消基會表示,今年1月檢測發現近9成市售包裝米粉有含米量不足的問題,其中不乏宣稱「純米米粉」或「純米製作」的米粉,本次抽驗又發現多件穀粉類產品有標示不實和摻雜其他廉價穀粉的情況,除了希望業者盡快改善標示不實的情況,也呼籲政府相關單位比照3月重新修訂的「米粉絲」國家標準,盡快訂定在來米粉、糯米粉與蓬萊米粉的國家標準,以區分純米製作或是摻雜其他澱粉製作的商品,讓消費者清楚商品內容物為何,才能更安心使用。

家庭主婦常購買在來米粉或糯米粉製作米類糕點,但消基會調查發現市售穀粉多有含米量不足的情況,甚至可能被摻雜其他廉價穀粉,長期服用恐危害健康。
家庭主婦常購買在來米粉或糯米粉製作米類糕點,但消基會調查發現市售穀粉多有含米量不足的情況,甚至可能被摻雜其他廉價穀粉,長期服用恐危害健康。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