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4/11 下午 03:15:02

一条鱼的生命教育 别以为孩子不懂,这样做减缓亲友逝世的冲击

(關鍵字: 癌症 , 安寧病房 , 死亡 , 教育

来安宁病房之前,我是胸腔内科的护理师钟玉璎,常有机会疗护到肺癌末期病人,那时社会上安宁疗护的风气未开,高医还没有开设安宁病房,每每遇见癌末病人因呼吸衰竭被急救插气管内管时,我的内心都非常不舍,特别是见到病人急救后嘴巴内有气管内管无法说话,只能用被束缚在床栏杆旁的手,指着嘴巴比划着要拔管。

更让人感到无力的是,有些病人经过急救后,身上多了很多管子,像气管内管、鼻胃管、胸管、中心静脉导管、尿管,这些管路并没有为病人带来有质量的生活,伴随着的是病人身心俱疲及家属的心力交瘁。这种种画面让我非常不忍心,也开始让我省思,能不能有其他更人性化的医疗疗护模式,于是我去上安宁疗护课程,想知道从护理角度来看,我还可以做些什么?

后来高医招募心圆病房团队成员,我立刻申请转调,这十年来我都很庆幸自己是安宁疗护团队的一员。在这里,护理师的自主性更高,更能发挥护理的独特性,在其他病房以“治愈”为目标,与病人一同努力着的同时,安宁团队合作的向心力驱使下,让我们能专注并贴近病人的需求,不论是病人的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各个层面,尽一切努力希望帮助病人在人生最后一程中一路好走。

要病人“好”,一定是家属也要“好”,否则病人会更加放不下,心中的压力势必影响生理,所以护理团队大家都有默契,要把家属的状况放在心上。这样说来,家属也是我们疗护的重要对象,特别是见到年幼儿童,还懵懵懂懂就必须面临亲人的离去,那种伤痛是有小孩的我怎么样都无法视而不见的。

有一位病人是嫁来台湾的大陆籍配偶,因乳癌入住心圆病房时已经是生命末期,但她当时好年轻,才四十出头,三个小孩中,最大的是小学高年级生,最小也不过是幼儿园大班的小弟弟。我自己因有年龄相近的小孩,同样身为人母,让我对这小弟弟最为挂心。

他对母亲将要离开有多少了解呢?

他能不能明白死亡的意义呢?

我该做什么来帮助他减缓母亲逝世的冲击呢?

我把这些问题放在心中琢磨,等待时机。

这几年在安宁病房中的经验,让我学会了世事不可强求,但命运自有奇妙的安排,总有契机在冥冥中出现,关键是身为护理人员的我能不能观察到,并果断的抓住这个机会善加利用了。在这个案例中,破冰契机是病房中的鱼缸。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