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转换之际,儿童过敏比例攀升,国内一项调查发现,8成2家长表示孩子曾出现疑似过敏的症状,且多数会花费大笔金钱添购防螨家电或居家用品,甚至购买昂贵的保健食品增强免疫力,但医师表示,这些都没有大型的研究可证明治疗效果,且抗过敏没有特效药,建议可先接受健保给付的过敏原检测,对症下药,再搭配「饮食、生活、运动」3方面的管理,才能有效预防过敏。
家有过敏儿 花钱买保健品有效吗?
儿童福利联盟文教基金会公布「2013儿童过敏医疗习惯及态度调查报告」结果,发现家中有6岁以下儿童的家长中,87.3%家长十分担心孩子出现过敏症状,但有25.5%家长无法清楚判断孩子的症状是否过敏。
调查也发现,81.7%家长表示孩子曾经过敏,51.2%坦承孩子是过敏儿,但是,却有8成的家长没有带孩子去做过敏原检测。小儿过敏以过敏性鼻炎的比例最高,占比达47.2%,其次为皮肤过敏的25.9%,严重的气喘则约占5.7%。
过敏不会立即威胁生命,却会干扰生活品质。为了改善孩子过敏的情形,许多家长勤跑各大医院看西医、吃中药,哺喂母乳,经常清洗窗帘及寝具,使用空气清净机或除湿机,甚至有家长花费数十万元购买防螨材质的居家用品或昂贵的益生菌健康食品。调查发现,另有2.6%家长深信气喘儿不能运动。
调查发现,36.1%家长认为益生菌可预防过敏发作,但是台大医院小儿部儿童胸腔加护科主任吕立表示,目前没有大型研究可以证明益生菌具有治疗过敏的效果。而被2成2家长认为可预防各种过敏的水解蛋白奶粉,也仅对牛奶过敏的孩子具有疗效,其他过敏症状则无。
至于气喘儿能否运动,医师指出适度运动可训练心肺功能,减缓气喘症状,但若担心有些运动太过激烈,可选择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