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過敏在台灣日益嚴重,研究發現,吃錯月子餐,容易造成嬰幼兒過敏,特別是吃螃蟹、蚵仔等帶殼海鮮,或迷信「喝奶補奶」的媽媽,餵出過敏兒機率大增;醫師建議,產婦坐月子期間一定要多忌口,多諮商專業醫師,避免越補越過敏。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成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王志堯醫師指出,雖然政府多年來,積極推動母親哺育母乳政策,希望能降低嬰幼兒過敏發生率,但是在都會區仍成效不彰,平均每2位新生兒中,就有1個是過敏兒,包括食物過敏或是皮膚過敏。
坐月子 少碰過敏食物
特別是0到6月齡小嬰兒的食物過敏患病率最高,臨床上以胃腸道症狀為主要表現,包括持續性腸絞痛、嘔吐、腹瀉和便血,這些症狀可突然發生,也有可能很輕微、過敏性休克是最嚴重的食物過敏反應,可危及生命。
而6月齡以上嬰兒和幼兒除了胃腸道症狀外,主要還表現為皮膚損害,如濕疹、多型性疹等。同時這些過敏反應,多由8類高致敏性食物引起,包括:蛋、魚、帶殼海鮮、牛奶、花生、大豆、堅果和小麥。

都會過敏兒比例高 喝母奶做防護
揪出隱藏過敏原 4點遠離食物過敏
嬰兒抗敏奇招 爸媽先吸一口奶嘴
台灣之光!長庚婦癌權威賴瓊慧當選國際女醫師協會副理事長暨亞太地區主席
乳房有硬塊不是乳癌 ,竟是罕見肉癌!治療重點:腫瘤切除乾淨避免復發
白內障年輕化3大元凶!醫示警:高度近視恐讓白內障提早10年找上門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