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療效屬性
一般療效屬性,是一種在最基本的條件下,評估某種天然物質配方應用於症狀的傳統臨床作用模式。這種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二世紀,中醫學家張仲景的著作《傷寒論》,他將藥方分為上等、中等與下等三個層級。這種模式也存在於傳統希臘醫學的早期發展者,希波克拉底以及蓋倫醫生的著作中。到了現代,這種傳統模式被德國草藥醫學家R. F.魏斯(Rudolf Fritz Weiss)重新詮釋,他的著作中以現在的藥理學重新定義,並更新傳統的三分類法。
若從這個角度來看,這裡所說的三分類治療狀態只是將有關植物與精油毒性的現代研究,置於草藥醫學與精油醫學實踐中具有治療效果的前提脈絡之下。這觀點適用於所有天然治療物質,無論是植物、礦物或是動物。這種三重模型與精油尤其相關,因為當內服使用或以任何給藥途徑吸收足夠劑量時,精油可能具有更多類似藥物的潛在作用。
在臨床使用的情境下,一支特定精油最重要的資訊,就是它相對的正面療效及可能存在的毒性,是這個相對分數決定了精油的概括療效性。舉例來說,當掌握了這個資訊,就能針對一個以任何方式進行吸收應用的特定療程調整劑量、使用時間及強度,也能幫助我們在各種施用方式中,找出更適合或更受到個案喜愛的選擇。內服吸收方式產生的生理影響,不同於心理層面的影響,掌握精油的療效屬性資訊,變得十分重要。對於重複、長期使用精油,使某些化學分子存留在身體組織裡,形成累積性影響的個案來說尤其重要。不管是採取哪種施用途徑,呼吸、內服或者經皮吸收,累積性的問題都有可能發生。
一般療效屬性的三種分類
無慢性累積毒性的溫和精油
當長期以內服方式使用可接受的劑量,溫和類精油對任何生理狀況,都不會產生明顯的毒性累積後遺症。任何經皮的應用,如擦劑或其他體內吸收方式,都是完全良性的,只可能造成對身體有益的結果。除了皮膚安全性議題之外,詳如後述。
今日,以醫療為主要使用目的的多數精油,都屬於此類溫和精油,例如薰衣草、天竺葵、茶樹、玫瑰草、沈香醇百里香及羅馬洋甘菊精油。

自律神經失調10大高風險,中了嗎?10要訣遠離交感、副交感神經「翹翹板」失衡
剪去壞指甲,就能避免灰指甲蔓延?一次破解灰指甲7大迷思,原來指甲也可矯正
提升免疫系統,對抗細菌病毒入侵!營養師:必補維生素C、維生素D、鋅硒防護
心臟病發作不只是胸痛,這些「非典型」症狀要小心!心臟病發作時該怎麼做?
脂肪肝也會直接惡化為肝癌?「肝包油」成肝癌元凶!醫示警:這4類人該檢查
逆轉糖尿病前期,防血糖失控!營養師籲:控制血糖5大關鍵原則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