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21/9/23 上午 11:08:18

研究:改变睡眠时型,提早一小时上床睡觉,可降低罹患忧郁症风险

(关键字: 睡眠 , 忧郁症 , 睡觉 , 压力 , 睡眠时型

培養健康的睡眠習慣,不熬夜盡量於11點前就寢,不僅降低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對於身心狀態也是有助益。
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不熬夜尽量于11点前就寝,不仅降低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对于身心状态也是有助益。

刘嘉逸医师表示,每个人内在生理周期与外在日夜周期本来是有对应的,大脑内会分泌一种为褪黑激素的贺尔蒙,当太阳下山,眼睛感受不到阳光时,褪黑激素会逐渐升高,在半夜两至三点时达到最高点,随着早上天亮降低,直到晚上八点又开始分泌,让人产生睡意。但在灯照的发明及3C产品使用频率升高的情况下,睡眠时间往后移,进而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出现彻夜难眠、精神不振或忧郁等困扰。刘嘉逸建议,培养健康的睡眠习惯,不熬夜尽量于11点前就寝,不仅降低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对于身心状态也是有助益。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叶雅馨说明,如果已经晚睡一段时间,想将就寝时间提早,可以有一些动作:

一、设闹钟,预计就寝时间的半小时或15分钟前提醒「该睡了」,让心里被预告。

二、并开始不再看手机或电视,可以听放松、轻松的音乐或拿本书或杂志看。

三、可倒杯水放在床边桌上,如不想睡也没关系,继续躺在床上闭着眼睛。

四、预定睡的时间一到,就关灯或只留一盏小灯。

叶雅馨表示,习惯养成通常要一段时间,所以可允许自己有三天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去适应及调整。尽量让白天保持明亮、夜晚则维持黑暗,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晚上把电子设备调暗。如果家里有就学的孩子,想协助他调整睡眠时间或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可以注意:晚餐不要吃太多甜食、要睡觉时不要有电视干扰声或亮灯、手机不要放床上或旁边。对孩子有所要求是必要的,但也必须有增强鼓励的方式,例如上学日如果按照规矩早睡,周末时可以做他喜欢的事(上网时间延长一小时、允许玩游戏、有同学朋友来家里玩桌游、或吃喜欢的食物点心…)。当然,要养成早睡习惯前,最好和孩子先沟通,一起建立约定。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