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11/16 上午 11:48:35

每10人有1人失眠!3大穴位助眠!中医:治睡眠障碍从「养心安神」下手

(关键字: 睡眠障碍 , 助眠 , 穴位 , 慢性失眠 , 杨哲彦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的生活步调愈来愈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睡不着、睡不好、睡眠易中断等情况,渐渐变成许多人的家常便饭。根据台湾睡眠医学会调查,台湾慢性失眠盛行率高达11.3%,显示每10个人中,就有1人饱受失眠之苦。

卫福部苗栗医院中医科杨哲彦医师表示,中医有关睡眠障碍问题,历代都十分重视,在中医典籍《内经》及其后各时期很多的文献中,对睡眠障碍的论述以「不得卧、不得眠、夜不瞑、不得寐、嗜卧、多卧、好寐」等不易入睡、嗜睡的睡眠困扰情形。

中医治失眠、睡眠障碍,以「养心安神」为主

中医师杨哲彦说明,中医治失眠、睡眠障碍,先从「心」下手。中医论失眠离不开「心」,然而中医的心和西医心脏的概念有所不同。中医说「心为君主之官」,主导人体五脏六腑的运作与功能,且心藏神,也管理人体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正常人在白天处于阳气升发的状态,因此能够有精神地执行各种活动,到了夜晚阳气入阴,如同太阳下山一样,才再进入休息睡眠的状态。

心气虚衰、心阴不足或心火过旺,都会因心失所养或心神不安而失眠。胃功能不佳,消化不好或睡前吃太饱或太饿,也会因胃不和扰心而卧不安;常处压力环境或有不愉快却无处发泄,或易怒、过食上火食物等,也会使肝胆之气疏泄不利而扰心。再者过度劳累、年龄增长、或长期慢性病耗损,也会导致肾阴消耗则心阳上亢、心神不安。

中医师杨哲彦指出,失眠难治就在因素复杂,往往可能由好几种原因夹杂所致。因此解决失眠得靠有经验的医师认真剖析,从里而外的细心调理。中医的治疗原则以「养心安神」为主,常用的方药如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清心莲子饮、养心汤、茯神、夜交藤等,「疏肝理气」如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加味逍遥散等,「胃肠失和」如香砂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霍香正气散、山楂、砂仁、神麴等。

失眠難治就在因素複雜,往往可能由好幾種原因夾雜所致。因此解決失眠得靠有經驗的醫師認真剖析,從裡而外的細心調理。中醫的治療原則以「養心安神」為主。
失眠难治就在因素复杂,往往可能由好几种原因夹杂所致。因此解决失眠得靠有经验的医师认真剖析,从里而外的细心调理。中医的治疗原则以「养心安神」为主。

安神、助眠常用3大穴位

杨哲彦医师表示,轻敲、按摩或由医师针灸百会穴,有助养心安神。而安神、助眠常用的指压按摩穴位包括3大穴位:内关穴、神门穴,或敲击头顶百会穴。

1.内关穴:

取穴:从手腕横纹正中往手肘方向二寸、约三横指距离处。握拳时,两筋之间凹陷明显,按压凹陷处会出现酸胀麻痛感)。

2.神门穴:

取穴:位于腕部的腕掌横纹上,小指一侧的按压凹陷处。

3.百会穴:

敲击头顶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从两耳到头顶画一条线,再从两眉中央往头顶画一条线,两条线的交接点),按揉太阳穴(位于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按压拿捏风池穴(位于后头部,微低头在枕骨下方,两条大筋之间的明显凹陷处)等等,临床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效果。

杨哲彦医师醒,失眠除了妨碍一般日常睡眠,使身体容易觉得虚弱或恶心,也影响隔日白天活动力、专注力和社交能力等,且患者易怒、急躁、冲动的表现会提升,工作时出错或意外发生比例也随之增加。因此解决失眠有其必要和急切性,适时寻求医师协助,别再让夜夜难入眠成为每天的噩梦。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