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9/10 下午 02:41:28

不上网很难过?你得了网络成瘾症吗?9问题自我检测

(關鍵字: 手機 , 電玩 , 網路成癮 , 電腦 , 遊戲障礙

网络世界无国界,现代人的生活更是离不开网络,只要用手指点一点,马上就能看 新闻、打电游、上网购物,远距与亲友视讯聊天,无所不能的便利,却也可能带来反 效果,让人足不出户,甚至沉迷于电玩游戏,造成身心健康出现问题。

计算机、手机、平板等3C产品发明以来,到如今已经人手一机,华人每天平均使用时间长达9.4小时,扣除睡眠的时间,有将近超过一半的时间,眼睛全黏在五光十色的屏幕前面,虽然有心想克制,不用却又全身不对劲,当心已沦为网络成瘾者。

网络成瘾正名:“游戏障碍”

网络成瘾一词,最早源自于美国心理师哥登博格(Ivan Goldenberg),在1995年所提出的“网络成瘾失调症”,不单纯是指过度使用计算机网络,而是对使用网络已经产生依赖性,造成个人学业、职业、社交、工作、家庭生活、财务、心理与生理功能等各方面减弱的影响。

今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WHA),世界卫生组织(WHO)成员国一致通过,将网络电玩成瘾相关症状正名为“游戏障碍”(Gaming Disorder),并纳入《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1修订版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ICD-11)中,列为一种精神疾病,这份声明将于2022年1月生效,显示全球对游戏成瘾问题的重视。

《国际疾病分类》是由WHO所编撰,被广泛为各国医疗机构及保险公司等,作为疾病的判断标准,用来界定疾病、失调、损伤与其他健康有关状况的范围。

台湾专注力研究学会理事长、马偕儿童医院儿童心智科资深主治医生臧汝芬表示,其实早在去年6月18日,WHO已首次将游戏障碍纳入国际疾病分类之中,此次则是决定认定为官方疾病。

根据WHO的定义,游戏障碍有3种主要症状,且必须持续长达12个月以上,即可被认定,包含:“对于玩游戏的次数、频率、强度、持续时间,以及开始与结束等缺乏自制能力”、“电玩列为生活最优先,程度超越其他兴趣及日常生活”、“尽管产生负面结果,例如被开除或多日不去上班,仍持续,甚至投入更多时间玩游戏”。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