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玩到了夜宿的饭店,枕头软硬适中,身下的床铺更是舒服,一切感觉都如此美好,可是为什么自己就是翻来覆去、没办法像在家里一样呼呼大睡呢?
在过去,睡眠研究学者将这种到了新地方即无法轻易入睡的现象称之为“第一晚效应”(first night effect),而《Current Biology》刊登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就要来为这个困扰许多人的问题提供可能的解答。
研究中,作者招募35位受试者在实验室过夜,并记录下受试者睡眠时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结构性磁振造影(structural MRI)、多频道睡眠记录(polysomnography)等数据。结果显示在实验室度过的第一晚,受试者们的右半部大脑和一般睡着时的反应并无差异,但其大脑的左半球和一般睡眠情况相比却明显活跃。
紧接著作者试着在受试者睡着时每秒拨放固定的低音声调,大部分的声调皆可被大脑忽略;然而当作者偶尔加入一些不寻常的声音,例如高音声调,则左半边的大脑即加入动作,此时受试者有较大的机率会从睡眠中醒来;而这种对可能代表着威胁的不寻常声音保持警戒的情况,到了第二晚即消失无踪。
作者表示,由于实验只记录受试者整晚睡眠其中的90分钟,因此无法确定在陌生环境的第一晚是否皆由左半部大脑站卫兵,抑或像海豚一样可在睡眠时将自己的“守夜系统”(night watch system)由半边大脑切换至另一边。
研究刊登在《Current Biology》的网页。

晚睡晚起夜貓子 小心糖尿病、肌少症找上門
睡出輕盈美肌!4訣竅一覺到天亮
夜打鼾日嗜睡 小心睡眠呼吸中止症纏身
非洲豬瘟是什麼?人吃了病豬會被傳染嗎?如何遠離非洲豬瘟威脅?
一張X光即可檢測骨質密度!亞東醫院導入DeepXray™骨鬆AI輔助診斷系統
痛風用藥有風險?「這個」降尿酸藥物,恐引起「史蒂芬強生症候群」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