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年会有近百例是属于具致命性的严重皮肤药物过敏的病例,常见引起的药物包括神经或精神药物、降尿酸药物、抗生素及止痛药等。过去治疗严重皮肤药物过敏反应最常使用的是全身性类固醇,但改善效果有限且有风险。长庚医疗研究团队最新研究发现,利用anti-TNF-α生物制剂可显著降低史帝文生-强生症候群和毒性表皮溶解症一半的死亡率。
严重皮肤药物过敏反应,恐出现史帝文生-强生症候群
林口台北长庚医院皮肤科系、药物过敏中心钟文宏主任表示,一般轻微的药物过敏最主要的治疗,是凭藉早期诊断、停止使用可能造成过敏的药物即可达到症状改善。严重皮肤药物过敏反应的病患,如史帝文生-强生症候群(SJS)和毒性表皮溶解症(TEN),患者通常在服用药物一、两周之后,渐渐出现过敏症状。
一旦在症状出现之后,即使停止药物的使用,很多病患依旧会持续进展、恶化,进而引起全身性的免疫反应,最严重更会造成死亡,死亡率甚至高达30-40%。另外有两成病人会有严重的眼睛后遗症,甚至导致失明。
严重型皮肤药物过敏反应常耗费庞大的医疗支出,台湾药害救济基金会统计,每年约有近百例严重皮肤药物过敏的病患,并有近千万的药害救济补助是给付于这类病人。
因药物过敏所造成的SJS/TEN,主要是体内的特定免疫细胞攻击自己的皮肤和组织,进而引起皮肤大量破损、导致组织受伤。过去长庚医院和中研院的研究团队已经找出SJS/TEN造成皮肤细胞死亡的致命蛋白-颗粒溶解素,于2008年发表在《自然医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