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卫生福利部108年国人十大死因分析资料,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者位居第10位,肝癌则高居癌症死因的第2位,而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肝癌死亡的人数约有1万2,000人!喝酒是除了肝炎病毒外造成肝脏损伤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饮酒并没有安全量,即使少量也会有致癌风险;且健康风险会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因此,国民健康署呼吁,为了让后半段的人生不再黑白,顾肝也要保健康,避免喝酒会是最好的选择!
成人饮酒率小幅下降,但仍有约100万民众有暴饮情形 青少年饮酒率不降反升
根据国民健康署历年国民健康访问调查结果,我国18岁以上人口饮酒率从98年的46.2%降至106年的43%,推估约有843万饮酒人口,过去一个月暴饮率则维持为5%左右,推估约有100万民众有暴饮情形(单次喝酒超过60克);另青少年部分,曾经饮酒率则由98年25.7%略升至106年27.7%,推估约41.5万青少年曾接触酒精饮料,显示出对于青少年的酒害卫教宣导仍需要加强教育及防制。
肝脏负责代谢酒精,喝酒会提高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风险
酒精在肝脏代谢后,代谢物除了会造成肝脏发炎、引发异常免疫反应之外,还会造成脂肪堆积而形成脂肪肝,此时如能戒酒,因肝脏具有再生能力,若能及早戒酒,除可以恢复正常功能,还可降低恶化的风险。但如果继续喝酒造成肝脏反覆发炎受损,便会提高肝硬化或肝癌的风险。此外,肝炎病毒带原者如持续喝酒,酒精的加乘效应会导致肝炎病毒带原者更容易发展为慢性病毒性肝炎,且会加速肝癌的发生,并提高其致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