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吴明珠强调,坐月子自古就有,主要是辅助产后妇女调理虚弱体质,其中包括药补、食补及生活起居的调适。从中医的观点来看,女性产后的体质属“多虚多瘀”,药补的特点即是“袪瘀补虚”,其中又以生化汤为药补代表方。
生化汤/药补调体质
功效:活血止痛、促进子宫恶露排出、增强子宫收缩能力。
材料:当归、桃仁、益母草、泽兰、荆芥各3钱、川芎、炮姜各1钱、香附、延胡索各2钱、炙甘草1钱半。
做法:将所有药材加500c.c.水浸泡约30分钟,以大火煮滚,转小火焖煮约45分钟,取第1次药液。再次加水盖过药材,以大火煮沸,转小火焖煮约1小时,取第2次药液。将第1次与第2次药液混和,再分成早中晚3次吃,饭后30分钟内喝完。
要注意的是,许多人烹煮坐月子的药膳时,常会加入太多酒精,甚至是纯酒料理,事实上酒精只是药引,最多加2汤匙的分量即可。另外,剖腹产的产妇生完2周内,要切忌食物加入酒精,以免影响伤口恢复。
坐月子期间忌生冷 掌握少量多餐
同时,坐月子期间应避免摄食生冷食物。中医主张,产后饮食宜温,过于生冷的食物,不宜多吃。若产后进食生冷或寒凉食物,会不利气血的充实,导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并且不利于恶露的排出和瘀血的消散。
另外,坐月子“补”的关键不在“多吃”,而是“均衡”,且应“少量多餐,补充优质蛋白质”,平日可选平性、热性的水果,如苹果、番石榴等,并放在中午时间吃。白菜、芹菜、萝卜、莲藕、瓜果类等属寒凉性的蔬菜,体质较虚者最好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