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皮肤干燥搔痒让人难受。中医指出,提升免疫力是对抗秋燥干痒的不二法门,除充足睡眠、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外,平日应多喝水,补充如秋葵、黑木耳等富含胶原蛋白,以及“滋阴润燥”食物,以保护皮肤免于干燥搔痒。
台北慈济医院中医部许雅婷中医指出,秋分(9月23日)之后,秋燥搔痒现象日益增多。依中医“燥令伤肺”、“肺主皮毛”观点,这一时节,身体除了容易口干舌燥外,皮肤也容易因缺水,出现干燥、搔痒或脱屑症状。
秋燥搔痒 常见风寒血虚体质
据中医论述,风、湿、热等均可引起皮肤搔痒症,但在秋、冬季节时,燥邪当令,燥则生风,再加上若肝肾亏虚,阴津亏损,易生风化燥,内燥与外燥相合,导致肌肤失养,生风发痒,其中又以“风寒型”、“血虚型”最常出现。
1.血虚型:患者多为年长者、熬夜者或女性患者,这类患者多因体质虚弱、阴血不足,导致皮肤干燥粗糙、搔痒脱屑,可透过“当归饮子”辅以其它药材治疗。
2.风寒型:多为过敏体质患者,由于痒处不定,秋冬遇冷症状加重,可透过“桂枝麻黄各半汤”与其它药材辅佐控制症状。
上述处方为症状用药,虽可实时缓解症状,但中医在症状控制下来后,仍会以体质调理为主要治疗方向。

久坐、壓力易誘發慢性攝護腺炎~3症狀及早揪出
天天喝檸檬水抗癌、排毒、助減重?營養師破解4大迷思
防失智症惡化:健腦3動+地中海飲食,避免5大NG行為
乳篩不痛、免緊張!全球最新型乳房X光攝影登場,守護女性健康
藥物引發嚴重過敏「史帝文強生症候群」!急性過敏風暴後,自體免疫疾病風險增加
多巴胺濃度低下恐陷憂鬱!遠離「速效多巴胺」,別犯6大NG行為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