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出门办公上班,或久站久坐,或背负重物。回到家照顾小孩,操持家务。「腰酸背痛」可谓文明病,据统计约八成的人终其一生为下背痛所困扰。因为人是直立动物,每天起身活动时,腰椎和骨盆便承载负重。车子开十年会坏,人体也是会随时间演进而磨损、退化。神经外科医师表示,下背痛来源可能是肌肉筋膜、脊椎骨和神经,而且往往是多病因共存。提醒当下背痛合并一或数项「7大危险讯号」时,建议应尽快让医师评估是否为脊椎病变致使急性神经损伤。
下背痛的起源分为:肌肉筋膜炎、脊椎骨折或退化性关节炎、腰椎神经压迫病变
研究发现,大多数急性下背痛约六周内会缓解。但是厘清下背痛的病因,并予以治疗能让超过六成的人不再复发。和信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许孜荣医师表示,下背痛的起源依身体结构大致可分为:肌肉筋膜炎、脊椎骨折或退化性关节炎,以及腰椎神经压迫病变。
肌肉筋膜炎起因于肌肉疲劳,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使肌肉紧绷,可能产生的慢性损伤日积月累,将造成下背酸痛。常见治疗为药物及复健物理治疗。脊椎骨折成因大致分为创伤、骨质疏松与恶性肿瘤。骨折处刺激神经,造成难以忍受的疼痛,常使人卧床而不敢移动。脊椎关节退化而形成骨刺,进而造成神经管狭窄,致使行走较长距离时会腰酸背痛、腿酸麻,需要停下休息才会缓解──称为「神经性跛行」。治疗主要包含药物及复健物理治疗,如三个月未见改善,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腰椎神经压迫病变来源可能是退化骨刺、椎间盘突出或肿瘤。需由神经外科医师根据症状与检查,以判断外科手术是否可根除病因。
下背痛恐合并7大危险讯号,尽快让医师评估
许孜荣医师表示,当下背痛合并一或数项以下「危险讯号」时,建议应尽快让医师评估是否为脊椎病变致使急性神经损伤:
【小心下背痛合并7大危险讯号】
•外伤
•癌症病史
•排尿困难、大小便失禁、下肢无力或感觉异常
•年龄>50岁
•发烧
•滥用静脉注射药物
•长期使用类固醇
药物治疗、复健物理治疗
非类固醇性消炎止痛药(NSAID)及肌肉松弛剂的效果较佳。一般而言疗程一至三个月不等,建议按时服药,而非等到痛了才吃。遵从医嘱,调整生活习惯,随病况进步由医师调整减药。由复健科医师安排复健物理治疗。
疼痛注射治疗
激痛点注射(trigger point injection)可有效缓解急性严重之肌肉筋膜炎,一般而言注射类固醇与局部麻醉剂于激痛点,后续搭配规律服用药物,成效往往令人满意。
神经阻断术(neruoablation)经由影像导引技术精准找到患部脊椎小关节周边的感觉神经,予以局部麻醉剂或射频烧灼术(radiofrequency)阻断神经,达到缓解脊椎退化性关节炎之疗效。
外科手术治疗
脊椎支撑全身,像支撑楼房的梁柱。当脊椎关节退化而形成骨刺压迫神经时,房子梁柱不再牢固,脊椎稳定性受损,使下背痛药物或复健治疗成效不彰,神经外科医师执行手术部分移除患部脊椎骨,使神经不再受到压迫,再依病况所需,植入骨钉骨板重建稳定性。近二十年因医疗科技进步,微创神经减压内固定手术技术成熟,除了达成上述治疗目的,因伤口小、恢复快。经医师评估病况适合此治疗的话,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期,早日重返工作岗位,维持生活品质。
创伤、骨质疏松与恶性肿瘤所造成的脊椎骨折,或称为压迫性骨折。经医师详尽细察并判断有无适应症后,无需全身麻醉的经皮椎体成型术(骨水泥灌注手术)有机会对症下药,缓解因压迫性骨折所造成的下背痛。
许孜荣医师表示,下背痛十分常见,来源可能是肌肉筋膜、脊椎骨和神经,而且往往是多病因共存。治疗原则在于详尽身体检查找出病因,必要时辅以影像诊断,透过药物、复健或外科手术以改善。并且和医师讨论,改善姿势及生活习惯,维持规律运动,才是远离下背痛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