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癌症關懷基金會研究發現,有3分之1的癌友普遍維生素D不足、骨密度差,可能與長期待在室內、不曬太陽有關。前國家衛生研究院長伍焜玉回應,沒有充足日曬是原因之一,但近年研究也發現有些人天生基因的缺陷,無法從日曬中轉換維生素D,也可從副食品下手。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同時為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的黃翠華指出,維生素D透過日曬合成,但研究顯示,癌友由於長期不願出門,使得體內缺乏維生素D。血中維生素D3濃度,均低於正常值,半數人只有正常值的一半,同時男性的骨質密度情形較差,維生素D缺乏可能影響鈣吸收和增加骨折風險。
這項研究由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教授蕭寧馨與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合作,以完成療程回家療養的60名癌友為對象,由營養師4-6個月期間提供行5次團體衛教與8次個人化的飲食指導。生化檢驗還發現,半數癌友的同半胱胺酸濃度偏高,數值達12(單位為μmol/L),不利心血管健康,其他還有肝鐵堆積、輕微發炎等情形。
伍焜玉則表示,如果體內維生素D含量較高的人,其發生骨質疏鬆症、心血管疾病、癌症、漸進性骨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和高血壓等的機率也較低,因此可適當增加維生素 D 的攝取,但不宜過量。
維生素D普遍認為可透過充足日曬取得,鼓勵癌友們應多多走出戶外曬曬太陽。但若因天生基因缺陷,而無法從日曬中轉換維生素D,其實也可從副食品下手。癌友須遵從醫師指示服用,超量服用或身體已有組織器官輕微受損時,皆可能會造成不良反應。

豆漿可防乳癌?4大防治觀念要釐清
骨鬆光補鈣夠嗎?維生素D能促吸收
【大事紀】10月20日世界骨質疏鬆日
少子化衝擊,血液存量面臨挑戰!新版「捐血者健康標準」擴大捐血族群
今年流感病毒株大魔王是誰?什麼是流感三部曲?「流感重症OUT!」衛教開跑
糖胖症僅控糖減重還不夠,器官保護不可少!「診間4問」啟動心腎體重全面保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