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標靶藥先檢測肝功能
陳彥勳醫師指出,臨床觀察發現,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常會伴隨著高血壓、皮疹、手足症候群,或是疲倦等副作用,且對肝腎的功能有潛在的風險,尤其台灣肝炎的比例相當高,所以選擇口服標靶藥物前,要先檢視患者的肝臟功能,且使用期間需特別監控肝功能狀況。
除此之外,藥物副作用可透過調整用藥來改善,醫師通常會嘗試以調整用藥劑量來達到緩解的目的,也會建議患者若出現手足症候群時,配合使用外用皮膚藥膏或止痛藥物,手足症候群就可獲得較好的改善。
目前腎細胞癌的標靶藥物主要有兩種,一種屬於酪胺酸激酶抑制劑(簡稱TKI)藥物,作用是抑制腫瘤細胞增生的訊息傳遞,同時可抑制腫瘤的血管新生,阻斷腫瘤生長所需的養分,而另一種哺乳動物雷帕黴素靶蛋白抑制劑 (mTOR抑制劑),其作用機轉是與細胞間受體蛋白結合而抑制mTOR的激酶活性。

聲音沙啞逾2周 恐暗藏喉癌危機
嚴重濕疹免當兵 複診赫見淋巴癌
有「痔」難言 壯男赫見攝護腺癌
代謝力差,小心疾病找上門!別犯3大代謝NG行為!啟動代謝力4大飲食原則
台大北護分院新世代自動化智慧藥局啟用,用藥更智慧、更安心!
脂肪肝也會直接惡化為肝癌?「肝包油」成肝癌元凶!醫示警:這4類人該檢查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