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以為有錢人家的孩子就一定會自帶價值感,很多有錢人家的孩子,如果爸爸、媽媽一直在貶低他們的人格,他們照樣會喪失價值感。
香港電影裡常常有這樣的情節:員警去抓捕一群高官的孩子,這群孩子的獨白就非常符合無價值感的心理特點。他們對員警說:「你們天天罵我們是垃圾,罵我們一事無成。我今天就做給你看,我就是什麼都不行!」這時,自己主動迎合別人辱罵的情況就出現了。
很多人是社會上優秀的人才,但是如果不懂得教育,他們的孩子並不會變得像父母一樣優秀,反而因為父母的見識足夠多,更讓孩子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下。
有的父母總會把孩子拿來和最高標準做比較,進而指責孩子「你要是有別人一半就好了」、「別人比你好太多了」,這樣的話,會導致孩子的價值感一點一點地下降,直到低到谷底。
一個沒有價值感的人是不敢在大眾面前展現領導能力的,一個沒有價值感的人是不敢承擔責任的,一個沒有價值感的人是不敢去努力地學習、改變自己的。
怎樣才能讓孩子有價值感?你要給孩子做事的機會。有很多家庭的孩子根本不會做家務,父母不讓孩子做事情。他們說,孩子的任務就是讀書,只要把考試成績弄好就好,其他的事都不用管。
父母為孩子創造了只能學習的條件,孩子都不用洗碗、拖地!孩子只需要跟著父母把補習班和才藝班「上好上滿」,有的孩子甚至一個週末能去六、七個才藝班報到。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的成績出現一點起伏,父母責備孩子的理由就更加充分了:「在我們家,有讓你做別的事情了嗎?有叫你買菜嗎?有讓你煮飯嗎?有叫你賺錢嗎?就讓你專心讀書,你的成績還是這麼差。」
這就是把孩子的整個人格全部否定了,孩子等於什麼事都沒有做,沒有為這個家庭做出任何貢獻。
很多人都曾經被自己的父母講過這樣的話,我到現在都記得這樣的畫面。我看到有位家長問孩子:「你為這個家做過什麼貢獻?」孩子沒話說。再問:「我們對你提什麼要求了嗎?」孩子還是沒話說。最後,總結來了:「你有把自己的讀書本分做好了嗎?」
在孩子說「沒做好」的時候,他看起來什麼價值都沒有。在我看來,一個孩子對家庭的貢獻是全方位的。比如,孩子完全可以參與家裡的打掃事項,他的成長本身就能帶給大家歡笑,他的存在就足以成為家庭氣氛的調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