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近幾年來已躍升為國人最多人罹患的癌症,好發族群更主要集中在50至70歲的中、高年齡層,男女罹患的比例約為1:1,醫師提醒,現代人飲食習慣西化,罹患年齡層更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因此,預防大腸癌不應掉以輕心。
55歲的張先生最近兩個多月以來偶爾排出鮮血便,起先他以為是痔瘡不以為意,直到後來血便量次數變得頻繁,他才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做完大腸鏡檢查後發現大腸內有數顆大腸瘜肉,其中一顆已經有局部惡性變化,最後經醫師建議利用內視鏡將大腸瘜肉切除,所幸,提早發現,尚未受到癌細胞侵犯。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97年度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1004人,不僅是國人癌症死亡率的第三名,更位居罹患率的第二名,男、女性癌症發生率排名亦相同。與96年度的大腸癌人數增加了493人,其發生率提升1.3%,平均約每48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
雖然近年來大腸癌罹患年齡層有逐年下降趨勢,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癌症中心副主任賴基銘表示,大腸癌也是所有癌症中最容易從飲食及生活習慣中預防的,也是最能經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甚至可以治癒的癌症。
大腸癌如何形成的?主要是由正常黏膜經一系列致癌及抑癌基因變化累積演變而成,正常黏膜細胞因基因突變為細胞增生瘜肉,累積一些基因變化為中度腺瘤、高惡度腺瘤後,最後轉變為大腸癌。賴基銘表示,通常大腸瘜肉要經過多年惡性演變才會轉變為大腸癌。
賴基銘提醒,早期發現癌前病變的瘜肉非常重要,民眾應定期做篩檢,及早發現並治療,此外,要避免大腸癌上身,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相當重要,每天應攝取足夠新鮮蔬果,最好落實天天「蔬果彩虹579」原則,建議兒童一天至少要吃5份新鮮蔬果、女性7份、男性9份。藉由多運動增進腸道蠕動,也能降低大腸內膜接觸糞便致癌物的機會,以降低大腸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