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1/12/30 上午 12:39:20

瘜肉暗藏各器官!又以大腸最常見

--【大腸別生氣專題】

(關鍵字: 賴基銘 , 瘜肉 , 大腸

瘜肉很可能是癌症的前兆!通常在有黏膜的部位就可能生長出來,包括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統、鼻腔等,如鼻瘜肉、聲帶瘜肉、胃瘜肉、子宮內膜瘜肉、大腸瘜肉等,可能是良性、或是惡性,醫師提醒,通常瘜肉愈大,演變成癌細胞的機率愈高,應及早就醫處理。

大腸瘜肉必須經過多年惡性演變,才會轉為大腸癌,提早發現就可及時切除。
大腸瘜肉必須經過多年惡性演變,才會轉為大腸癌,提早發現就可及時切除。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表示,各種瘜肉中又以大腸瘜肉最常見,通常出現瘜肉要經過多年的惡性演變才會轉為大腸癌。而大部分的大腸直腸瘜肉是沒有症狀的,偶爾會有腹痛、腹瀉、便血或便秘等症狀,通常得經過大腸鋇劑灌腸攝影、大腸鏡檢查或大腸虛擬內視鏡立體電腦斷層掃瞄檢查,才能發現。

以病理組織切片來看,大腸瘜可肉分類為增生性瘜肉、腺瘤瘜肉和發炎性瘜肉。增生性瘜肉是大腸中常見的瘜肉,也是一種非瘤性瘜肉,通常不會變成惡性腫瘤,常見於直腸或乙狀結腸,多小於0.5公分,外表平滑、色澤可能略白。

腺瘤瘜肉當中,又可分為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或者兩者混合型。其中管狀腺瘤約佔8成,演變為惡性的機率較低,若絨毛型佔的比例愈大,惡性機率則愈高。至於發炎性瘜肉,則是因為大腸黏膜發生潰瘍壞死,新黏膜上皮長出來或是過度生長所致。通常發炎性瘜肉並不會變為癌細胞,透過切片可以做進一步判定。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腺性瘜肉癌化的機會為5至10%,通常與瘜肉大小有關。若為家族史病人,發生癌變的機率高達100%,隨大腸內視鏡檢查推陳出新,疼痛程度已大為降低,建議經過專科醫師評估,通常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