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親面對兒童長不高,都十分擔憂。以往擔心小朋友營養不良長不高,現在卻擔心會提早發育導致長不高,門診為兒童早熟來就診的愈來愈多,父母臉上總是憂心忡忡,小朋友面對父母的情緒也快樂不起來。其實隨著醫學進步,只要正確認識兒童的生長,定期追蹤小朋友的骨骼年齡,早期發現問題及早治療,小朋友都可以符合真實年齡的生長,不必過度擔憂。振興醫院兒童醫學部新生兒科主任、小兒內分泌專科醫師喻永生表示,兒童有兩種年齡計算方式,分別是生理年齡、骨骼年齡。
兒童有兩種年齡計算方式:生理年齡、骨骼年齡
醫學上,兒童有兩種年齡計算方式,一種是生理年齡(Chronological age),一種是骨骼年齡(Skeletal age or bone age)。所謂的生理年齡是由出生日算起之實際年齡,而骨骼年齡則是反映骨骼成熟度的人工評估年齡。評估骨骼年齡的基礎是根據身體在發育過程之中,各個骨化中心(ossification center)會有一定的出現次序和成熟時間(圖一),因此骨骼年齡代表的是在某個時間點上骨骼成熟階段的平均值。
兒童身體在發育過程中,各個骨化中心都會經過相似的階段過程,包括出現、發育及成熟階段。相同生理年齡的兒童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骨骼年齡,而骨骼年齡會影響到青春期出現的早晚及最後的身高表現。
每個兒童的骨骼成熟過程,都會有自己特殊的節奏,是根據個人之先天因素(子宮內發育過程、母親之營養疾病、環境之汙染)、遺傳因素(人種、基因、性別)及後天因素(飲食、運動、睡眠、內分泌、藥物、疾病、環境賀爾蒙)而形成的。相對於生理年齡、身高、體重,骨骼年齡是種反應身體發育成熟階段上較可靠的指標。除臨床診斷及治療的應用外,在體育科研領域,骨齡是預測運動員發育及選秀的關鍵指標;在法醫學領域,骨齡則作為鑒定年齡的重要手段,有助於精準量刑。
性早熟患病率逐年上升,骨齡評估很重要
近年來,兒童超重肥胖問題日漸突出,性早熟患病率逐年上升。這些小兒內分泌問題的發生,與遺傳、環境因素及生活方式密切相關,若不及時治療,會給患兒體格發育、心理發育、就業、婚姻等,帶來許多不良影響,而診斷該類疾病的關鍵指標之一就是骨齡。許多家長對於自己小孩的身高特別在意,也期望能早點知道小孩到底可以長多高,人體身高的增長關鍵在於骨頭成長的情形以及生長板(growth plate)(又稱骨骺板epiphyseal plate)是否已經癒合,一旦生長板癒合表示骨骼成長結束,人體將不容易再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