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10/23 下午 06:18:38

1滴血揪出黏多醣 新生儿免费筛检起跑

(關鍵字: 罕見疾病 , 林炫沛 , 黏多醣症 , 新生兒篩檢 , 江傳箕

“如果能早一点筛检,相信遗传基因的恶作剧不会到下一个孩子。”身高看似小学生的“家诚”,其实已经25岁,出生时白白胖胖的,但长大后,头围越来越大,筋骨变得僵硬,15岁确诊为第2型黏多醣症,而且表舅和2名表弟也是此缺陷基因的继承者。目前台湾已有黏多醣症的第2型和第6型公益筛检,家诚感慨地说:“要赶快告诉妹妹”。

今年25岁的家诚,因罹患第2型黏多醣症,身高仅约小学生高度。
今年25歲的家誠,因罹患第2型黏多醣症,身高僅約小學生高度。

黏多醣症表现多样化 正确诊断困难重重

台湾马偕纪念医院罕见疾病中心主任林炫沛表示,黏多醣症是罕见的先天代谢性遗传疾病,患者出生时并无异样,因基因缺陷,体内细胞缺乏能将黏多醣聚合物分解的酵素,在成长过程中,黏多醣渐渐堆积在细胞、结缔组织和各个器官中,进而伤害器官的功能运作。

黏多醣症的症状多样化,关节骨骼变形、心脏功能受损、呼吸困难、身高矮小、颜面变形、多矛、浓眉大眼、过动或自闭等都有可能出现,患者往往需花很多时间才能找到真正病因。确诊时间长短不一,有些人不到2个月就确诊,但也有人10年、20年才确诊。以第一型黏多醣为例,亚洲的初诊年龄为4.64岁,确诊年龄为5.14岁。

林炫沛医生曾收治的1名患者,为连锁超商的店长,身高160几公分,因胸闷就医,心脏科医生发现心脏瓣膜情况怪异,协同其他科别不断检查,才发现他罹患第1型黏多醣症,此时年龄已31岁。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