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1/1 下午 11:34:59

想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已?必知这些教养关键!

(關鍵字: 教養 , 小孩 , 尊重 , 保護 , 自保

面对年幼的孩子,家长必须要知道,他们天生就是脆弱的个体,保护自己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适当的观察并给予保护,是家长的责任;然而,很多时候过度的保护,却是扼杀孩子探索世界的杀手。陪着孩子成长并不难,“适时的放手、花时间陪伴孩子”,都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必须一起成长的课题。

* FIVE POINT!仔细观察‧培养耐心‧减少伤害*

认知能力

认知是抽象而且广泛的,必须经由外在行为去观察,长时间的学习才会归纳出定义。例如:当没看过的人出现在孩子眼前,在他们仅有的认知中,统称这些人为陌生人,而当大人告诉他们,穿着绿色衣服送信的人称为邮差,在他们的脑中,才会建立起“邮差”这个词汇。

判断能力

判断力是经由认知能力所衍伸出来的,孩子的判断力并非与生俱来,他们会透过从小建立的认知能力,判断过往是否有类似经验。但往往学龄前的孩子往往因为经验不足,所以无法判断当下的行为是否危险。在居家安全当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孩子对于冒烟感到好奇,而尝试触摸烧开的热水壶,造成烫伤的问题,这时候家长就必须主动将热水壶放到孩子摸不到的地方,减少孩子受伤的可能性。

应变能力

良好的应变能力所指的是,面对不同环境遇到的状况,能做出将风险降到最低的情况,而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是需要透过家长长时间的引导,慢慢培养出来的。例如:当孩子在过马路的时候,尽管是绿灯,也要记得提醒孩子,一定要先确认没有来车再行走,并且提高警觉注意是否有车子要右转,如果有也不应强行通过。如此一来,不仅能教导孩子正确的交通安全规则,也能加强孩子的应变能力。

语言沟通能力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语言发展上,7、8个月大的孩子,会开始发出一连串的声音,1岁6个月左右的孩子,大约会说6-7个单字,而到了2岁时,开始会有简短的句子。因此在语言沟通上,学龄前的孩子常常头脑想的却和嘴巴传达出来的意思不同,出现词不达意的状况,家长若没有仔细观察,这时候,孩子很可能因为家长无法理解,心急之下产生不开心的负面情绪。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